![]() |
黨委書記王亞軍一行實地察看、會商推進臨沂新校區建設工作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左斌豪) 11 月4 日,黨委書記王亞軍實地察看、會商推進臨沂新校區建設工作。學校黨委副書記、臨沂校區黨委書記李國華,臨沂市蘭山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馬鳳印,臨沂市蘭山區城投集團董事長聶世濤、總經理王偉和臨沂新校區建設指揮部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現場實地察看和工作會商推進會。會后,臨沂市蘭山區區委書記孫德士專門與王亞軍一行進行了工作交流。 王亞軍一行先后實地察看了新校區南大門、基礎教學部樓、建筑設計學院樓和師生宿舍公寓等項目施工現場,聽取了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關于上述工程項目建設情況的匯報,詳細了解了各項目進度安排、質量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情況,就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與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現場交流。 在新校區項目建設部會議室,參會校領導與臨沂市蘭山區領導、現場指揮部、城投公司和施工單位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了工作會商,對臨沂市、蘭山區、城投公司和施工單位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積極推進新校區建設取得的進展成果表示感謝,對臨沂新校區建設中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行了研究并達成一致。校地雙方和各相關參建單位,將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全力按計劃推進新校區建設工作。 |
![]() |
學校 2023 年度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突破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張忠祥 張翠芳) 近日,我校在高層次人才引育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2023 年度我校引育 5名國家級人才、11 名省部級人才,其中國家級領軍人才 2 名、國家級青年人才 3 名。 2023 年度,學校申報國家級人才項目47 人次、申報省部級人才項目 63 人次、申報青島市人才項目 20 余人次,總體申報人員數量比往年增長 60%。連續兩年獲批國家杰青項目,本年度國家級海外青年人才引進取得新突破,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培育實現零的突破。 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健全黨管人才工作機制,對人才工作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人才引育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規劃人才發展戰略,審議研究學校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案及措施;出臺并實施《青島理工大學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實行差異化人才引進政策,增強了人才與學科專業需求的精準度與融合度,進一步優化引進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結構;修訂《青島理工大學“禮賢學者”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打通人才引進和培育體系,實行人才梯次式培育模式,進一步營造良好制度和政策環境,盤活現有人才存量;實施《青島理工大學第三輪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辦法》《青島理工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實施辦法》,優化標準、分類評價,激發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性;修訂《青島理工大學博士后管理辦法》,實施師資博士后制度,完善博士后培養機制,涵養青年人才“蓄水池”,做好師資儲備。 通過實施人才精準引育,學校人才隊伍整體質量有效提升,青年人才集聚效應正在形成;人才引育體系集成優化,高層次人才引育工作彰顯成效;人才帶動疊加輻射效應顯現,服務國家戰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近五年,學校引育國家及省部級人才 60 余人次,引進優秀青年博士 550 人,新引進教師逐漸成為學校發展建設的生力軍。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落實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和相關文件精神,秉承“壯大隊伍、優化結構、提高素質、創新機制”工作理念,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以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為核心,以引育高水平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學術帶頭人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才隊伍整體水平,為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雙高”建設和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
![]() |
學校承辦山東省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工作部署會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馮寧)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提高自命題工作質量。10 月24 日至 26 日,由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主辦,學校承辦的山東省 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題工作部署會議在黃島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譚秀森,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黨委書記、院長李霞出席會議,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春光主持會議,全省 37家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部門負責同志 100 余人參加會議。 譚秀森代表學校致辭,簡要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學科、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有關情況,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是國家選拔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關系廣大考生切身利益,關系教育公平,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我校和各研究生招生單位將按照本次會議精神,完善相關制度,優化工作流程,做好工作預案,確保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科學規范、公平公正。 李霞總結并肯定了山東省 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對全省研究生招生戰線同志團結奮斗、共克時艱,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表示感謝。就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李霞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充分認識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大意義;二是堅決落實招生單位主體責任,完善工作管理機制,切實履行安全保密責任,加強研究生招生管理隊伍建設;三是切實加強命題制度建設,優化和細化本單位自命題工作規章制度;四是優化完善保障機制,確保自命題工作質量標準統一、工作要求統一、操作程序統一;五是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科學策略、合理妥善處置考試招生相關問題。 與會代表參觀了學校答卷保密室,試卷印制、分裝保密室,智能保密監控室和命題室。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理工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依次進行了工作經驗交流。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工作進行培訓,梳理講解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各招生單位開展分組討論。李春光就進一步做好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工作進行了總結交流。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全面展開,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下一步,學校將按照本次會議精神,狠抓落實、周密安排、優化服務,確保學校 2024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全、順利、平穩進行。 |
![]() |
我校首次斬獲“挑戰杯”主體賽全國特等獎
摘要: ![]() 參賽師生合影 供圖 :校團委 本報訊 ( 撰稿 臧瑤瑤 王鵬飛) 10 月 30 日,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貴州大學落幕,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王瑞、周君儀、段培開等同學完成的參賽項目《微納觀“視”界 —— 高性能透明電子智造技術革新者》(第一指導教師:朱曉陽)榮獲主體賽全國特等獎,全國共 117 支團隊獲該獎項(其中自然科學大類特等獎作品 74 項)。該成績為我校在“挑戰杯”系列競賽中的最好成績。 本屆“挑戰杯”競賽全校共推報作品750 余件,累計 7000 余名青年學生、指導教師參與比賽。經過激烈比拼,我校榮獲省級特等獎 1 項、省級一等獎 5 項、省級二等獎 2 項、省級三等獎 4 項,其中《微納觀“視”界 —— 高性能透明電子智造技術革新者》項目成功晉級國賽并榮獲全國特等獎。 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挑戰杯”系列賽事,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在泉帶隊赴貴陽參賽并進行現場指導,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在備賽期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賽事推進和項目打造等進行重點部署。校院干部、師生團結一心,不斷總結競賽經驗,積極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主動把辦學特色、學科優勢轉化為項目硬核實力、發展增量,邀請校內外各級各類專家 40 余人次開展近距離深度研討輔導,累計時長超 100 小時,先后召開項目組研討會 30 余次,修改完善申報材料和答辯展示課件 30余次,組織論證、實戰路演 20 余場,確保項目團隊以良好的參賽狀態和精神風貌決戰決勝全國終審決賽。 近年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校團委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助力學校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今后,校團委將繼續著眼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實踐育人機制,通過“以賽促創、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不斷提升創新創業育人質量,繼續以創新奮進的姿態在學校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跑出屬于理工青年的最好成績! “挑戰杯”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科院、全國學聯和承辦地省級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是國內大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范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更是學校學科建設和“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指標,對高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具有意義重大。 |
![]() |
學校主辦第四屆土木工程青年學術研討會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宋強 馮凌云 張瑾) 近日,第四屆土木工程青年學術研討會在青島隆重召開,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科學四處為指導和支持單位,由青島理工大學主辦。 本次會議有來自國內 100 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 350 余位代表參會。國家基金委工程四處處長紀軍,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何雅玲,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陳云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岳清瑞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李杰出席會議,80 余位國家高層次人才和120 余位國家青年人才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譚秀森代表學校致歡迎辭。譚秀森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各位專家一直以來對學校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有關情況。他指出,土木工程學科是學校傳統的優勢學科,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土木工程學科建設和發展,通過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圍繞智能、綠色兩大主題,致力建設“土木建筑”“機械制造”特色學科群,打造具有“濱海土木”特色的學科高地,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學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虛心向專家、領導學習請教,進一步明晰學科發展定位、凝練學科特色優勢,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聶建國在致辭中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土木工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我國踐行“一帶一路”的靚麗名片。他勉勵廣大青年人要勇于面對真問題,解決真難題,堅持“四個面向”,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紀軍作指導性報告,他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23 評審工作情況、人才培養及人才資助導向,他表示,基金委將持續推動原始創新、培養優秀人才、營造寬松環境,進一步完善人才資助體系,讓自然科學基金在支持青年人才開展基礎研究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何雅玲、陳云敏、李杰、岳清瑞、北京交通大學徐龍河教授分別作了“到中流擊水,勇立潮頭 —— 青年學者成長和發展的幾點思考與青年才俊們共勉”“探索未知:思想與行動”“論第三代結構設計理論”“科研成長的一點體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個人經歷與感悟”的大會報告。五位專家從個人經歷與感受、科學研究創新性及方向把握等多個角度做介紹,寄語廣大青年學者突破舒適圈,樹立遠大目標,積極應對挑戰,引領科技創新,為解決真問題而開展創新性工作。 19 日,大會以“新時代·她力量”為主題進行了女科學家專題沙龍活動。20 日下午,大會開展了工程結構與材料、工程建造與服役、工程防災減災、巖土與道路工程四個專題研討,與會專家、學者熱烈討論了土木工程研究領域關鍵問題、個人研究特色和未來科研規劃等議題。 本次會議研討了土木工程學科面臨的關鍵挑戰、青年人才隊伍的培養、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對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推動我校土木工程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深耕厚植傳統優勢特色方向,不斷拓寬優化學科布局,力爭實現從“內涵主導”服務青島,到“融合周邊”服務山東,再到“協同發展”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目標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 |
![]() |
數字新聞
摘要: 9 部教材榮獲第二批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 本報訊 (撰稿 趙茹)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第二批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名單,共評選出 201 部優秀教材為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其中本科生教材 178 種,研究生教材 23 種。學校評選出 12 部優秀教材參加省一流教材的評選,9 部本科生教材入選,入選比例率達 75%,入選數量居山東省省屬高校第二名。 在首屆山東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評選工作帶動下,學校高度重視教材建設工作,自 2021 年以來,不斷提高教材編寫資助力度,將教材編寫作為職務評聘、評優評先、崗位晉升的重要考核指標;建立校級優秀教材定期評選機制,加大對優秀教材的支持,形成專業課程教材圍繞一流學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特色提升,基礎課程教材重點突破的良好局面。經過長期實踐檢驗,打造出一批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并獲得廣泛認可的高質量自編教材。本次,學校評選 12 部優秀教材參加省一流教材的評選。 1 個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項目獲批 本報訊 (撰稿 王津 張豐云) 11 月 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正式發布《關于下達 2023 年度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項目計劃的通知》(國科外 [2023]13 號),批準 2023 年度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項目 87 項,其中境內項目 85 項,境外項目 2 項,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孫樹峰教授團隊申報的“激光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國際培訓班”項目再次上榜,該培訓班已是我校第三次承辦科技部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項目,表明我校在該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孫樹峰教授團隊主要從事激光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先后建成山東省泰山學者團隊、青島市創新領軍人才團隊和青島西海岸新區領軍人才團隊,建成高端激光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 基地”)、山東省激光綠色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激光綠色高效智能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市激光精密微納制造技術與裝備國際合作基地等省市科研平臺。團隊和平臺先后承擔國家、省、市和企業委托開發項目 30 余項,主持完成成果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多項一、二等獎。 4 案例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 2023 年度優秀案例一等獎 本報訊 (撰稿 李偉) 近日,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公布了 2023年度優秀案例評選結果,我校推薦的8 個案例(教學類)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 4 項、二等獎 3 項、三等獎 1 項。 本次優秀案例評選是在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指導下,由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聯盟聯合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組織開展的。活動旨在充分展示我省高校在線課程建設應用和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發揮示范與引領作用,助力第三批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與山東省一流課程建設。 近年來,學校努力改善多媒體教學軟硬件基礎條件,增建新形態智慧教室,優化和提升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持續引進智慧教學工具和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上,不斷開展各類信息化和新形態教學培訓,鼓勵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1 學院僑星苑被授予“青島市示范僑星苑” 本報訊 (撰稿 吳磊) 11 月 6日,青島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公布了2023 年度青島市優秀僑星苑評選結果,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僑星苑榜上有名,被授予“青島市示范僑星苑”。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僑星苑于2022 年 9 月獲批“青島市僑星苑”。一年來,在學校統戰部的支持指導下,在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黨委的領導下,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僑星苑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學校工作大局,依托學院山東省機械設計及理論重點學科、國家級科研平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廳級科研平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高端平臺,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維護僑益、發揮僑力,團結僑星苑成員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科技創新和各項社會服務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績,為青島市僑聯工作 , 為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出了積極貢獻。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 4 個“青島市僑星苑”,分別是土木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僑星苑;共有 2 個“青島市示范僑星苑”,分別為土木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僑星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