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撰稿 宋強 馮凌云 張瑾) 近日,第四屆土木工程青年學術研討會在青島隆重召開,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科學四處為指導和支持單位,由青島理工大學主辦。
本次會議有來自國內 100 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 350 余位代表參會。國家基金委工程四處處長紀軍,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何雅玲,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陳云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岳清瑞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李杰出席會議,80 余位國家高層次人才和120 余位國家青年人才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譚秀森代表學校致歡迎辭。譚秀森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各位專家一直以來對學校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有關情況。他指出,土木工程學科是學校傳統的優勢學科,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土木工程學科建設和發展,通過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圍繞智能、綠色兩大主題,致力建設“土木建筑”“機械制造”特色學科群,打造具有“濱海土木”特色的學科高地,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學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虛心向專家、領導學習請教,進一步明晰學科發展定位、凝練學科特色優勢,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聶建國在致辭中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土木工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我國踐行“一帶一路”的靚麗名片。他勉勵廣大青年人要勇于面對真問題,解決真難題,堅持“四個面向”,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紀軍作指導性報告,他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23 評審工作情況、人才培養及人才資助導向,他表示,基金委將持續推動原始創新、培養優秀人才、營造寬松環境,進一步完善人才資助體系,讓自然科學基金在支持青年人才開展基礎研究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何雅玲、陳云敏、李杰、岳清瑞、北京交通大學徐龍河教授分別作了“到中流擊水,勇立潮頭 —— 青年學者成長和發展的幾點思考與青年才俊們共勉”“探索未知:思想與行動”“論第三代結構設計理論”“科研成長的一點體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個人經歷與感悟”的大會報告。五位專家從個人經歷與感受、科學研究創新性及方向把握等多個角度做介紹,寄語廣大青年學者突破舒適圈,樹立遠大目標,積極應對挑戰,引領科技創新,為解決真問題而開展創新性工作。
19 日,大會以“新時代·她力量”為主題進行了女科學家專題沙龍活動。20 日下午,大會開展了工程結構與材料、工程建造與服役、工程防災減災、巖土與道路工程四個專題研討,與會專家、學者熱烈討論了土木工程研究領域關鍵問題、個人研究特色和未來科研規劃等議題。
本次會議研討了土木工程學科面臨的關鍵挑戰、青年人才隊伍的培養、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對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推動我校土木工程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深耕厚植傳統優勢特色方向,不斷拓寬優化學科布局,力爭實現從“內涵主導”服務青島,到“融合周邊”服務山東,再到“協同發展”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目標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