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第01版:要聞

          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進行集體學習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曹玉潔) 根據學校黨紀學習教育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安排,4 月 19 日,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進行集體學習,原原本本、逐章逐條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文,發揮領導干部表率作用,示范帶動全校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黨委書記王亞軍主持集體學習并總結講話。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參加學習,副校長金祖權及各二級黨委(黨總支)書記列席學習。

          王亞軍、李國華、尹東峰、陳連軍、郭建鋒、馮英豪、王雄、錢均、孫川三等中心組成員依次逐章逐條領學了《條例》全文。與會人員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對黨規黨紀進行再學習、再深化、再領悟。大家一致表示,要把《條例》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切實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發揮帶學促學作用。

          王亞軍在講話中表示,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旨在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工作要求,按照學校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工作方案的具體安排,帶頭抓好領導班子集中學習,原原本本學《條例》、推動《條例》入腦入心;旨在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通過逐章逐條學習《條例》, 準確掌握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

          王亞軍指出,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要高質量開展好黨紀學習教育,堅持逐字逐句學《條例》,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具體要求,真正做到學懂記牢、融會貫通。領導干部要發揮“頭雁效應”,當好“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的表率。要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一步明確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真正做到忠誠干凈擔當。要緊密聯系實際、自覺對照檢視、健全長效機制。

          王亞軍強調,《條例》把黨章、黨中央的紀律要求以及其他黨內法規的紀律規定,整合為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六項紀律”,全面劃出了不可觸碰的紀律紅線,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知紀明紀的必修教材和守紀執紀的行為準則。各級黨組織和領導班子、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對照《條例》各項規定,檢視在紀律教育、從嚴執紀方面存在的不足,檢視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方面存在的問題,用黨規黨紀校正思想和行動,將黨紀學習教育的實效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

          學校與青島恒星集團、青島恒星科技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張天偉) 4 月 23 日下午,青島理工大學和青島恒星集團、青島恒星科技學院校企、校際合作簽約儀式在黃島校區綜合服務中心 305 會議室舉行。青島恒星集團主席、青島恒星科技學院董事長陳昌金,青島恒星集團首席執行官陳昌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校長畢憲順、黨委書記劉龍海,學校黨委書記王亞軍,副校長金祖權,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偉出席簽約儀式。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主持儀式。

          會上,劉龍海介紹了青島恒星集團和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基本情況,金祖權介紹了學校建設發展情況。陳昌軍、金祖權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畢憲順、陳連軍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

          陳昌金對學校的熱情接待和學校對集團、學院長期以來的關注和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對青島理工和恒星集團、恒星科技學院的合作期盼已久,青島理工作為省屬重點大學,擁有卓越的師資隊伍、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豐碩的教科研成果,是山東省首批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希望雙方以協議簽署為新的起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人才互聯互通、教育互促互進、科技共創共享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深度對接、深化合作,立足青島、服務山東,共同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人才、共同探索產學研深度合作新范式、共同構建校企校際合作共同體,為深化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王亞軍對陳昌金主席一行蒞臨學校指導工作、簽署協議共謀發展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以來給予學校的關注關心、支持幫助表示感謝。他表示,恒星科技學院充分發揮產業行業和行業企業優勢,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構建了具有恒星特色的“行校共建、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和“工學交替、實崗實踐”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兩方以合作協議簽署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的特色與優勢,深入打造校企和校際合作命運共同體,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入合作,推動校企和校際合作協議落地落實、發展共贏,共同為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會前,陳昌金主席一行實地參觀了學校校園和校史館。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辦公室、發規處、秘書處和學校黨政辦公室、合作發展處、教務處、科技處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學校舉辦 2024 年田徑運動會

          摘要:

          黨委書記王亞軍宣布運動會開幕

          國旗護衛隊通過主席臺


          運動員方隊通過主席臺

          開幕式現場                                                             供圖 :宣傳部

          本報訊 ( 撰稿 郭曉東 于健) 4 月 26 日至 27 日,學校 2024 年田徑運動會在黃島校區和臨沂校區同步舉行。黨委書記王亞軍,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出席開幕式并分別宣布運動會開幕、致開幕詞,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致閉幕詞。教師代表、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濱海人居環境學術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高偉俊院士出席開幕式;學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相關職能部門、各教學院部負責人參加運動會開、閉幕式。體育教學部主任王龍主持開、閉幕式。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生曲麗霞、體育教學部教師代濱分別代表運動員、裁判員宣誓。

          開幕式上,國旗護衛隊、紅旗方隊、裁判員方隊、各學院代表隊以及校友方隊等 27 個方陣伴隨著激昂的音樂、邁著整齊的步伐依次入場,展現了學校師生與校友們的獨特風采、蓬勃朝氣和團結精神。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伴隨著莊嚴的《義勇軍進行曲》,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師生行注目禮。團體表演《我愛你中國》,以啦啦操、扇子舞和瑜伽操等形式,為運動會增添了靚麗的色彩,讓青春的激情燃燒在賽場的每個角落。

          張凱在開幕詞中指出,學校始終堅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力加強體育教育,廣泛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積極組織各類體育競賽,努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促進學生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本次運動會既是學校發展體育運動、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對全校體育運動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閱。希望全體運動員發揚“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誠實守信、團結協作,賽出競技水平、賽出精神風格、賽出個性風采、賽出團結友誼。希望全體裁判員嚴守競賽規程,維護賽場紀律,秉公裁決,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比賽環境。觀賽師生要文明觀賽、遵守秩序,充分展示青島理工師生的良好精神風貌。

          郭建鋒在閉幕詞中向競賽優勝單位、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以及獲得優秀組織獎的學院、精神文明班級表示祝賀,向所有教練員、裁判員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郭建鋒表示,強健的體魄是健康生活的前提、高質量生活的資本、高效學習的重要保證。在運動會中,廣大師生展現了積極進取、爭創一流的精神風貌和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德風尚。希望全校師生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秉承“百折不撓、剛毅厚重、勇承重載”的理工精神,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強健體魄,更好地投入工作、學習和生活,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為期一天半的比賽中,1500余名師生和校友運動員逐夢賽場、激烈角逐。最終,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商學院、管理工程學院獲學生團體總分前六名;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分會、管理工程學院分會、機關黨委分會、理學院分會、馬克思主義學院分會、后勤管理處分會獲教工團體總分前六名。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商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獲體育道德風尚獎,20 個班級獲得精神文明班級稱號。

          學校召開 2024 審計委員會第1次(擴大)會議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宋兆珺) 4 月 23 日,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 2024 審計委員會第 1 次(擴大)會議。黨委書記、審計委員會主任王亞軍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尹東峰,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出席會議。審計委員會成員,研究生院、教務處、科技處、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安全管理處、圖書館、招投標管理服務中心、臨沂校區等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處)全體工作人員列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審計處處長李思忠匯報的學校智慧校園項目梳理排查情況分析報告,審議討論了關于對智慧校園建設項目管理情況后續審計的實施方案,省教育廳部署的關于學生權益保障政策落實、與社會力量合作經濟事項退出機制的建立與落實情況兩個專項審計實施方案以及2024 年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布置了下步有關工作。

          王亞軍在講話中,對審計處會同各相關部門前期所做的艱苦細致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對統籌抓好后續各項審計工作落實提出了具體要求。他強調,內審是加強學校內控管理的一項例行性、制度性工作安排,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內審工作的嚴肅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制度意識,主動接受審計監督,認真配合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他指出,2024 年內審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處)會同各相關部門,要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和學校黨委行政工作安排,加強統籌協調、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專項審計工作。要堅持邊審邊改、即知即改,堅持與持續抓好上級審計整改和重點領域廉政問題專項整治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與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抓好審計整改后半篇文章,著力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鞏固拓展審計整改成果,不斷提升學校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學校獲評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a>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樊超 杜方) 4 月18 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泵麊?,學校成功獲評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這是學校在依法治理方面實現的新突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山東省教育廳印發了《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工作的通知》(魯教法函〔2023〕2 號),開展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工作。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敝荚诒碚迷谝婪ㄖ卫矸矫娣e極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學校,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惫舱J定高等學校 15 所,評選經自主申報、形式審查、線上線下兩輪專家評審和集體研究等環節研究確定。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辦學,以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主線,把依法治理作為學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融入貫穿學校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學校重點圍繞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健全法律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提高干部師生法治素養和加強師生權益保護等方面健全制度機制、夯實工作舉措、創新品牌特色,深入推進法治校園建設,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2023 年初,學校獲批山東省“依法治理改革試點?!?。

          下一步,學校將以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為契機,不斷優化完善學校治理體系,補齊短板弱項,持續提升學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以法治助力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學校召開考核專題工作會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楊寧) 4 月 17日下午,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考核專題工作會。黨委書記王亞軍、校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主持會議。各職能部門單位負責人、教學院(部)領導班子成員、臨沂校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上,王亞軍、張凱代表學校與12 個教學院(部)、臨沂校區和 16 個職能部門負責人,簽訂了 2024 年度補充任務書,與前期簽訂的二級單位考核任務書一并納入二級單位年度考核。

          黨委常委、副校長李長河以“謀遠景明方向勤于做建新功”為主題作專題報告,全面分析了學校 2023年度省屬本科高校分類考核結果、各教學院部與部門單位貢獻度、存在的問題短板弱項,詳細解讀了2024 年度省屬本科高校分類考核指標體系和學校二級單位目標任務考核細則變化情況,就全力以赴抓好 2024 年度省屬本科高校分類考核目標任務落實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教務處處長苗吉軍、科技處處長張鵬、土木工程學院院長侯東帥、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郭峰,結合部門和學院工作實際,依次匯報了2024 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任務推進落實的主要思路、具體舉措、階段成效及下步打算情況。

          張凱在總結時強調,考核專題會議的召開,標志著 2024 年度省屬高校分類考核核心指標任務正式進入“實戰”階段。一是要統一思想,錨定目標攻堅克難。各單位要聚焦上級新部署、新要求,勇擔任、善作為,錨定目標、持續挖潛、攻堅克難,以核心指標任務作為工作重點和核心,努力在代表性教學科研產出方面創造更多競爭優勢,實現更好的考核結果。二是要勇承重載,高質量落實目標任務。各單位要精準分析、細研方案、分解任務、找準方向,做好組織推動及責任傳導,將任務落實到團隊和個人,讓每名教職工切實樹立起責任感、使命感、危機感。各職能部門要強化過程管控跟蹤,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協調,及時校準靶向,定期調度、形成合力,不斷實現階段性目標。三是要主動作為,固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各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深刻認識學校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持續做好問題反思與整改,明確發展路徑,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在高水平成果產出、重大項目申報等方面搶抓機遇,努力開創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為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護航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張天一 郭陽) 4 月25 日 20 時 59 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十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4 月 26 日 3 時 32 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自主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 6.5 小時。5 時 04 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天宮”會師。

          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研發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為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空間飛行狀態提供了實時呈現。該項技術能夠依靠實時數據驅動,對海量測控數據進行實時精準解析,真實展現航天器飛行狀態,能夠實現多目標多任務下,整個任務過程的三維實時可視化,為地面控制人員的關鍵動作實施和飛行控制指揮提供決策支持。此次參與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是實驗室團隊第 52 次參與國家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測工程等航天測控飛行控制與指揮任務,再次為我國空間站建設貢獻青島理工力量。

          第02版:新聞

          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2024 年工作年會在我校召開

          摘要:


          會場                                                        供圖:宣傳部


          本報訊 (撰稿 張成福)4 月 25 日,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2024 年工作年會在黃島校區召開。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王紀生,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副處長齊云婷,山東大學歷史學院與考古學院黨委副書記李一楠,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調研員鄒慧忠,青島市市北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孟曉慧,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館長宋紅,山東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波,青島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李真,青島市博物館副館長安小蓓,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莉,我校副校長金祖權,宣傳部、人文社科處、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等部門、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由人文與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盧新明主持。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40余位教師及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上的 80 余位同學共上“大思政課”。

          金祖權在致辭中表示,自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學校全力支持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支持中心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和要求開展工作,對標對表,圍繞工作目標,系統推進七項工作任務的落實落地,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下一步,學校將夯實與青島市博物館等協同單位的合作基礎,爭取取得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和實踐成果,使協同增效更加明顯,獲得行業及社會的認可。

          人文與外國語學院院長鞏湘紅代表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秘書長單位對 2023 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布置了 2024年工作任務。她表示,2023 年是中心的成立之年、探索之年、起勢之年,2024 年是中心的融合之年、發展之年、干事之年。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張成福以《實踐過程視域下的革命文物保護工作》為題梳理了 1949 年以來我國保護革命文物的歷史過程。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 —— 山東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一楠分享了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建設經驗,系統介紹了山東大學利用革命文物開展思政教學、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經驗做法。

          宋紅、徐波作為中心協同單位代表作交流發言。宋紅介紹了紀念館的基本情況,重點說明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徐波介紹了學院在創新方式方法、切實發揮革命文物鑄魂育人作用,用革命文物資源助力“大思政課”,加強對革命文物研究方面的經驗做法。

          齊文婷在講話中表示,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在開展館校深度聯合、共同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也開創了革命文物系統研究和宣傳傳播的新模式。希望中心加強系統研究,激活紅色基因;發揮自身優勢,深挖資源價值;強化組織保障,推動協同育人,有力探索館校合作的新思路、新機制,不斷開辟新時代革命文物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高度、新境界。

          王紀生在講話中強調,成立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是落實國家充分運用革命文物資源,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他要求充分發揮好青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作用,在“發現新物件”方面搞好協同、在“講好故事”方面搞好協同、在“打造特色教育場所”方面搞好協同,更好地服務于青島市革命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如何充分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何推進革命文物的系統保護、系統研究”“高校如何利用地方革命文物資源開展課程思政教學”“一個小小的革命文物背后蘊含著怎樣感人的故事”等成為會場討論的熱點,也讓在場師生對保護革命文物的重要價值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真正實現了思政教育的入腦入心。

          學校榮獲 2023 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樊星)近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正式對外揭曉 2023 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結果。由學校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院長畢學軍教授牽頭,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的“集約高效低碳污水處理流化生物膜技術集成與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 2023 年度環境技術進步一等獎。

          環境技術進步獎依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及《科技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國科發獎 [2017]196 號)設立,并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備案。環境技術進步獎旨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環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鼓勵應用技術創新,重視成果對產業技術進步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及在環境質量改善、環保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促進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集約高效低碳污水處理流化生物膜技術集成與產業化應用”項目團隊在國家重大水專項等科技計劃的支持下,經過十余年的研究與工程實踐,所形成的技術成果在核心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裝備、新材料方法上形成系統創新,打破了相關污水處理核心技術國際壟斷,破解了傳統污水處理技術諸多“卡脖子”難題。該技術成果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在土地利用上實現了污水處理用地上的“節約集約”,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城市快速發展用地緊缺的矛盾;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以及推動綠色轉型發展上,可提高污水處理綜合效能,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促進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學校舉辦“書香育人年”啟動儀式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李奇 蘭海燕 孫豐秋)在第 29 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4月19日,學校在圖書館舉辦“書香育人年”啟動儀式及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由圖書館、教務處、學生工作處、校團委承辦,西海岸市民文化中心(渭河路)圖書館、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西海岸新區分會等單位協辦,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 18 個大學圖書館或社會組織參加了啟動儀式。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宣傳部、教務處、研究生院、學生工作處、人文社科處、校團委、創新創業學院、圖書館等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儀式。學生工作處處長焦紅良主持啟動儀式。

          陳連軍在致辭中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并指出,圖書館書香育人是嵌入青島理工大學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和落實書香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發展與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有機結合的載體,希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圖書館“一體兩翼三軸四維”的場館育人改革舉措,加強校內外協同合作與資源共享,共建書香社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館長沈劉峽在致辭中表示,青島理工大學開展“書香育人年”活動是響應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化全民閱讀的重要舉措,期待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探索圖書館發展新路徑。圖書館館長樂國林表示,圖書館不斷探索圖書館事業發展與學校教學、科研深度融合的路徑,銳意進取,持續創新,構建了“一體兩翼三軸四維”書香育人模式,打造“書香思政”品牌,促進學?!叭恕蹦J絼撔隆?

          啟動儀式上,圖書館發布了“2023 年度讀者閱讀報告”。2023 年全年入館總人次較上一年增長 16.6%,紙質圖書總借閱量提升 83.6%,電子資源訪問量、座位預約系統使用量等主要指標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師生將圖書館作為學習與研究的首選之地,彰顯了圖書館在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閱讀報告發布后,與會領導和嘉賓上臺按下了“書香育人年”啟動鍵,圖書館將持續推進這項工作。

          圖書館在當日舉行了系列活動:舉辦“新質生產力·新專業·新閱讀”為主題的世界讀書日學習論壇,邀請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專家進行主題分享與交流;聯合青島西海岸市民文化中心(渭河路)圖書館推出“作家進校園·名家講匠心”主題活動,邀請島城知名作家盧戎、張祚臣、劉濤分享《勞模工匠耀島城》一書中工匠勞模的精神故事。同步舉辦了“新質生產力”主題館藏書目展和“妙成萬象”的皮影、剪紙藝術展。

          本次“書香育人年”啟動及系列主題活動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書香思政、工匠精神”為特色,全方位、多樣化的活動營造了濃厚的閱讀和文化氛圍?!皶阌四辍辈粌H是學?!叭恕惫ぷ鞯闹匾M成部分,更是圖書館致力于打造“書香思政”特色品牌的系統化工作。下一步,圖書館將秉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緊握“書香育人年”這一主線,推進行動計劃,深化書香思政的品牌塑造,助力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和本科審核評估順利進行。

          2024 年五四青年節話劇微團課展演活動舉辦

          摘要:

           

          展演現場                          供圖:宣傳部

          頒獎現場                    供圖:宣傳部


          本報訊 (撰稿 劉芳兵)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為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師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 月28 日,校團委在黃島校區風雨操場舉辦“展紅色經典,做時代新人”話劇微團課活動。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出席本次活動,青島市話劇院董事長、總經理、國家一級演員傅維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團委副書記姜士紳,以及學校組織部、宣傳部、學生工作處、創新創業學院、體育教學部等部門相關同志擔任評委。各學院黨委領導、團委書記、輔導員、教師代表以及近千余名學生參加。

          學生們通過演、誦、唱、講等創新形式,用 11 個生動形象的話劇將歷史故事搬上舞臺,用青年人自己的方式講述青春力量、中國故事和中國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話劇《夢回 1919》演繹了當代大學生通過夢境回到 1919 年,把觀眾帶回到那個屈辱與熱血并存的時代,濃濃的愛國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學。商學院話劇《偉大的選擇》以一場歷史與現代的對話為契機,用一次次跨時空相遇,去見證青年的愛國精神,見證袁隆平和張桂梅為了家國和理想的堅持不懈。土木工程學院話劇《以您為鏡》以抗日戰爭時期為背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對話的形式,演繹出抗戰背景下不同志向的不同選擇,對比展現了革命學子的家國情懷與正義之心。管理工程學院話劇《歸來》講述了七十多年前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一個蘋果的故事?!拔覈l射的第一顆衛星 ——‘東方紅一號’,帶著它的同名樂曲飛上太空,全世界都聽到了!”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話劇《永懷》通過講述郭永懷先生輾轉求學、毅然回國、臨危受命、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重現了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取得偉大勝利的輝煌歷史。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話劇《匯“小我”,成“大我”》講述國家決定在北京修筑一座萬人大禮堂,面對施工建設中種種困難,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用短短 10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人民大會堂的建設,創造了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的故事。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話劇《喚醒》演繹了當代青年積極投身到祖國建設中去的畫面,激勵廣大青年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話劇《國旗》講述的是國旗誕生的故事。

          部分學院還結合了學院特點與學生專業特色,創新了話劇表演形式和內容。藝術與設計學院話劇《風信》用音樂劇的形式生動再現了抗戰時期中國青年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話劇與歌唱的巧妙融合,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理學院話劇《我們不會忘記》在傳統話劇形式中創新融入快板文化,傳統快板與舞蹈情景劇碰撞,擦出現代與歷史學習、對話、致敬的火花。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話劇《奔跑的青春》講述車輛工程專業一群熱愛賽車的青年克服重重困難,制造出學校第一臺方程式賽車,勇敢參加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青春勵志故事。

          “這次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時刻銘記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精神,不斷追求進步和發展,做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眳⒀菰拕∥F課的學生路征說道。

          經過緊張激烈角逐,藝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榮獲一等獎;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榮獲二等獎;商學院、理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管理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榮獲三等獎。

          此次話劇微團課是校團委創新文化育人模式的新嘗試,同學們沉浸式、接地氣、有溫度的話劇表演,讓歷史故事重回現代舞臺,讓愛國主義精神流淌在青年心中,讓這堂思政大課更加“鮮活”起來。

          學校舉行經濟管理出版社捐贈儀式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張天偉 李奇 柳志廣)4 月 19 日上午,經濟管理出版社捐贈儀式在黃島校區舉行。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偉出席儀式,經濟管理出版社社長楊世偉、編輯部主任申桂萍,合作發展處、圖書館、商學院等部門、學院負責同志參加儀式。捐贈儀式由合作發展處處長鞠志強主持。

          陳偉在儀式上致辭,他介紹了學校近年來的發展建設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代表學校對經濟管理出版社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熱心教育公益事業,向學??犊栀洷硎局孕母兄x,希望雙方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校社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加大雙方合作力度,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楊世偉介紹了出版社情況、本次捐贈圖書的初衷、目的和校社合作的相關情況,他希望與學校持續深化對接合作,實現校社互利共贏,期待未來雙方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新時代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圖書館館長樂國林介紹了圖書館及雙方合作的相關情況,經濟管理出版社捐贈圖書的品類、數量和特點。他表示,這批圖書是迄今為止學校接收的單筆捐贈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圖書捐贈。

          捐贈儀式上,陳偉代表學校接受捐贈,并向經濟管理出版社頒發了捐贈證書。

          數 字 新 聞

          摘要:

          5 作品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2024)競賽一等獎

          本報訊 (撰稿 吳靜 王成 馬鈺為 王驪祥)4 月 20日至 22 日,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競賽暨慧魚工程技術創新大賽(2024)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經過激烈角逐,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參賽團隊斬獲一等獎 5項、二等獎 3 項、三等獎 2 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競賽成績實現新突破。

          本屆大賽主題為“機械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自然和諧邁向仿生新高度”,旨在從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出發,引導全國大學生關注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大賽吸引了包括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 260 所高校 700 余件作品參賽。

          經過現場路演和專業評審,參賽作品《自走式小型智能高效播種機》《“藕見傾心”—— 自動化蓮藕采摘及處理一體機》《“蘿動先鋒”蘿卜收割機》《全自動韭菜收割稱重打捆一體機》《佳藕妙采 —— 自適應高效智能蓮藕收獲分選一體機》獲得一等獎;參賽作品《基于慧魚模塊的智能化摘茄機》《芋頭自動播種機》《爭奇“豆”艷 —— 一種自走式智能雙行黑豆播種機》獲得二等獎;參賽作品《自走式輕量化結球白菜全自動收獲機》《自動菠菜收獲打包機》獲得三等獎。

          7 團隊獲 2024 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山東省總決賽一等獎

          本報訊 (撰稿 呂海軍)4 月 12 日至 14 日,2024 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劃大賽中國地區選拔賽山東省總決賽在濰坊理工學院舉行,我校共計 21 支團隊(商學院 20 支、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1 支)參加山東省總決賽并全部獲得獎項。其中,一等獎 7 項、二等獎9 項、三等獎 5 項,一等獎數量較去年提高 75%,學校獲“最佳院校組織獎”。

          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是“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賽事,由全球華人營銷聯盟(GCMF)、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商業行業商會、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研究會聯合主辦,山東省總決賽由濰坊理工學院承辦。

          通過參加競賽,有效提升了學生對企業品牌策劃所需綜合能力的認知,加深了學生對品牌策劃流程的了解,強化了品牌營銷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項目獲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本報訊 (撰稿 李龍)近日,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公布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名單的通知》(魯教高函〔2024〕12 號)中發布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名單,我校有 15 個項目喜獲佳績。其中《光影微宇宙 —— 掌上 4D 反射式高精度數字全息顯微鏡》等 4 個項目獲得一等獎,《以柔克剛 ——POZD 噴涂材料抗爆抗沖擊性能研究》等 6 個項目獲得二等獎,《阻燃抑煙 — 新型 MoFs 阻燃聚脲材料在易燃礦物運輸領域的研究及應用》等 5 個項目獲得三等獎。本屆獲獎數量同比增長 15%,獲獎質量也有較大提升, 獲獎數量、質量均創歷史最好成績。

          本屆大賽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大賽秉持“崇尚科學、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面向未來”的理念,注重項目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賽事組別分為研究生組、本科組、高職組三個組,設置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賽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賽道等賽道,共有 152 所高校,各行業領域專家學者、高校領隊、指導教師、參賽學生 3000 余人參加決賽。

          本屆比賽我校參賽項目達 2436 項,涌現出一大批高質量科技創新作品。參賽項目與我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等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緊密結合。經過院賽、校賽激烈角逐,45 項優質項目推薦省賽,推薦數量同比增長 73%。

          第03版:綜合

          學校召開 2024 年上半年教學與學生工作聯席會議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宋煜螢 劉崧 趙旭麗)為加強學風建設,充分發揮教學與學生工作協同育人作用,提升工作實效,4 月 16 日下午,學校在黃島校區現代教育中心樓 212 會議室召開 2024 年上半年教學與學生工作聯席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出席并作講話,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團委、創新創業學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委副書記、教學副院長參加會議。會議由教務處處長苗吉軍主持。

          教務處副處長劉崧匯報了 2023 年秋季學期全校不及格學生情況及 2024 屆畢業生學業完成情況,針對不及格率異常課程、學業困難學生,提出了整改建議和幫扶措施。教務處副處長趙旭麗通報了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 估的進展情況,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布置了下一步審核評估的工作安排。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王振匯報了 2023 年度個體心理咨詢分析和 2024 年春季心理篩查情況,提出了幫扶心理問題特殊學生的具體措施。

          苗吉軍指出,各學院和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學生學業困難情況,多維度為學生成長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學院領導、班主任、學業導師、輔導員要主動聯系學生,認真查找學業困難原因,制定一對一幫扶措施;課程負責人、任課教師要深入分析課程不及格率異?,F象,通過課程團隊集體備課說課、學情分析、課程研討、教師培訓等手段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任課教師教學的學術水平和藝術水平。針對審核評估工作,苗吉軍強調,各學院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視,按時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各階段學校審核評估工作任務,完成質量將作為學院年度本科教學工作考核的首要依據,并就 5 月份審核評估校內督查工作進行了安排。

          張凱充分肯定了此次會議的重要意義,提出各部門要加強協同,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強一體化建設,努力推進學風、師德師風和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就下一步工作安排,他指出,一是強化責任擔當,嚴抓師德建設。師德師風和學風建設是本科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需要多部門共同關注,校院上下共同發力。尤其是對不及格率較為突出的,學院及相關年級的輔導員、學業導師要高度重視,及時對不及格原因進行梳理分析,形成學情分析報告。各學院要約談課程不及格率常年異常的任課教師,切實做到關心關愛學生,以學生為本。二是狠抓工作落實,共促學風建設。從歷年招生工作來看,我校是我省生源高地,不及格率異常課程反映出學風存在問題。教務處、學生工作處要制定提升學風的整改方案,尤其要針對專業分流后較弱的專業,提出具體的發展方向及扶持措施,嚴格落實不及格學生退出機制。各學院要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強學生工作培訓,輔導員、班主任、學業導師協同狠抓學風問題,持續跟蹤推進,有效幫扶困難學生。三是聚焦審核評估,加強自評自建。審核評估工作量大,覆蓋面廣,是學校今年的首要工作,要高度重視每個環節,校院兩級共下“一盤棋”。學院要成立審核評估評建工作專班,明確職責分工和完成時限,加強審核把關,確保材料規范、準確、高效。四是堅持以評促改,凝練辦學特色。各學院要以審核評估為契機,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由教務處牽頭梳理本科教學各環節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進一步規范本科教學工作。學院要認真思考、總結凝練學院辦學特色,梳理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不斷提升本科教育教學水平。

          學校召開智庫建設工作座談會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吳磊)4 月 24 日下午,學校智庫建設工作座談會在現代教育中心 212 會議室召開。副校長金祖權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偉通報了學校統戰智庫建設工作有關情況,人文社科處處長郭印、學校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統戰團體負責人,各學院分管科研副院長參加會議。

          陳偉簡要介紹了近年來學校統戰智庫建設取得的成績和主要做法,深刻分析了當前建言獻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希望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統戰團體、各學院要胸懷國之大者,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優勢,從“實”抓好隊伍建設,從“長”抓好機制謀劃,從“嚴”抓好成果產出。

          郭印結合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任務,通報了當前人文社科領域的工作進展情況,以及下一步推進智庫建設的工作舉措。

          金祖權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學校在人文社科研究、建言獻策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對進一步做好智庫建設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智庫建設是今年山東高校分類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是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希望各學院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廣泛宣傳發動,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凝練好主攻方向,建好專家隊伍,有組織地開展智庫建設,匯聚形成合力,源源不斷地產出高質量成果。有關部門要把智庫工作納入考核評 價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全力推進學校智庫建設邁上新臺階。

          會上,商學院李文蓮教授、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紀愛華副教授結合自身建言工作經歷分別作典型經驗分享。與會人員圍繞智庫平臺、隊伍、機制建設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提出了意見建議。

          青島理工大學 “五維聯動”培養創新拔尖人才

          摘要:

          本報訊 聚焦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青島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秉持“德育為先、學生中心、研學融合、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導向,持續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整流程、各環節、全要素,構建立體化教育教學體系,著力培養創新拔尖人才。

          聚焦培養方案,激發創新動力

          一是優化課程體系。建立“3+2”課程結構體系,即:“通識教育 + 專業教育 + 實踐教學”三大教學平臺,“光學 + 電子信息技術”兩大培養方向。二是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學環節學分占比,在新版培養方案中,光學方向、電子信息技術方向實踐學分分別占 29.5% 和 30.3%。三是加強創新教育。增加創新學分和“第二課堂”學分,結合《創新學分認定實施細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經過多年實踐,該專業的理論教學與實踐創新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的人才培養體系趨于成熟,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獲評首批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四年的專業學習不僅讓我構筑起較為完整的物理學基礎理論知識體系,而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該專業 2023 屆畢業生楊杰說。

          聚焦課堂改革,夯實創新基礎

          一是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將物理學家的故事、物理定律發現的過程、我國新的科技成就等融入課堂教學,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二是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翻轉課堂、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思維“動”起來。三是開展全過程性學生評價。將課程平時成績由之前的 20%—30% 提高到現在的 50%,全面考查學生課堂討論、課后研討等課程全周期表現,激發內生動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近 3 年,該專業教師主持省級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3 項,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1 門,獲省級教學成果獎 3 項、市級教學成果獎 1 項;本專業學生平均考研率達 34%,一次就業率達 97%,廣受用人單位好評。

          聚焦實踐教學,增強創新實踐

          一是打造全時空實驗教學平臺。上線開放實驗室系統,開發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18 個,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做實驗的需求。二是重構實驗課程內容和體系。編寫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驗教材 1部、教案 3 本、指導書 18 本,提升設計性、綜合性、探究性實驗項目占比達到 84%,將專業教師 13 項新的科研成果納入教學內容。三是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實習實訓新模式。創辦校企聯合培養本科專業 1 個,建設校外實踐基地 9 個,提供系統化社會實踐項目,組織開展“三下鄉”、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

          實踐教學為學生成長成才開發了廣闊的“試驗田”,架起了連接理論與實際、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優良的實踐教學環境,既檢驗了我們的理論知識儲備,也很好地培養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钡诎藢萌珖髮W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劉尚昀說。

          聚焦第二課堂,服務個性發展

          一是打造“析理行遠”大講堂品牌。邀請國內外名師、名家作報告,啟迪思維、開拓視野,點亮學生創新夢想,激發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二是提供豐富的學科競賽平臺?!傲可矶ㄖ剖健遍_展“互聯網 +”、挑戰杯”、CUPT、物理實驗、數學建模等學科競賽,形成“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教賽整合”的人才培養新途徑。三是開展“本科生進課題組”活動。定期遴選一批學有余力的本科生加入專業教師科研團隊,訓練學生科學思維,讓本科生在科研團隊學習中受啟發、長才干。

          該專業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比例超過 70%。近 3 年,獲批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19 項,獲省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獎勵 200 余項,發表科研論文 21 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13 件。

          聚焦導師隊伍,護航人才培養

          一是實施教師隊伍壯大行動。專兼結合組建教師隊伍,加大引育力度,并積極聘請企業、科研院所等具有較強實踐經驗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加入導師隊伍。二是開展教師培養培訓行動。充分利用網格化、現代化信息平臺,分層分類開展新入職、骨干以及拔尖人才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快速成長。三是推行導師團隊建設行動。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與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相互搭配,建立新型“傳幫帶”團隊模式,實現了 1+1>2 的效果。

          近三年,專業引進省級教學名師 1 人,培養市級教學名師 1 人;青年教師主持教研教改項目 15 項,發表教研論文 14 篇,出版教材 2 部,獲講課比賽獎勵 2 項。

          “‘三項行動’是賦能教師成長的重要手段,能夠顯著提升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和水平?!睉梦锢韺W專業負責人馬鴻洋教授表示。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邱田會 馬鴻洋 王煒)

          我校師生參加第二屆青島高校大學生藝術節文藝匯演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賈戈)4 月 26 日下午,第二屆青島高校大學生藝術節文藝匯演在青島大劇院舉行。青島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張惠,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劉升勤,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守信,青島市政府副市長趙燕,青島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大維出席活動。我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此次匯演以“青春誓言中國夢”為主題,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團市委主辦,市廣播電視臺、青島各高校共同承辦,由承、容、涌、越四個篇章 17 個節目組成。學校近 60 名學生參與 6 個節目的演出,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馮雪和賈戈老師指導的逐夢男聲合唱團第二次登上匯演舞臺,演繹合唱曲目《戎光》,臺上的他們剛勁有力、雄姿英發,展現出青年學子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氣概。藝術與設計學院和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學子也在集體宣誓《青春誓言》節目中展現出青年一代的昂揚風貌。此外,學校 4 名學生歌手參與演出了《唱給青春的歌》《再一次出發》《我有我的young》三個節目。

          為了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參與匯演的師生進行了近 1 個月的排練以及 3次彩排,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呈現精彩的演出。此次文藝匯演是大學生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島高校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成效和大學生青春風采的集中展示。第二屆青島高校大學生藝術節自2024 年 3 月啟動以來,學校團委主動對接,組織各學院、各學生社團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選拔出了一批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學生特點的文藝節目,先后參加藝術節開幕式暨器樂專場展示、文藝進社區專場活動,充分展現了青年學子良好精神風貌,促進了學校與城市互動交流、融合發展。

          退伍不褪色!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生與百名黨員同上“別樣的”國防教育課

          摘要:




          本報訊 4 月 23 日,是人民海軍成立 75 周年紀念日,也是趙陽同學退伍后的第一個海軍節。2022 年 3 月,剛上大一的趙陽因為兒時的夢想,毅然決然地選擇休學參軍,成為了海軍通遼艦的一名信號兵。在部隊里,趙陽是通遼艦的第一位軍旗升旗手,見證了一條新船的入列?;貞浽诓筷犂锏暮\姽?,艦艇上飄揚著滿旗,戰友們分區列隊,舉行隆重升旗儀式,展示著將士們的英姿和我國“海上利劍”的風采,共同慶祝人民海軍的生日。又是一年海軍節,這一次,她在學?!皠e樣的”國防教育課中,和學院的百名學生黨員們共同度過。

          在海軍節到來之際,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40 余名學生黨員,以及學校 5 名大學生退役士兵一同來到了青島海軍博物館,體驗了一堂“別樣的”國防教育課。從清朝時期的堅守,到民國和抗戰時期的英勇犧牲,再到現代海軍的崛起,海軍博物館展示的每一件物品和英雄事跡都在向大家傳達著人民海軍的堅守初心與不畏艱難。在和學生黨員們一起參觀初代 101鞍山艦時,趙陽向大家介紹了初代 101 鞍山艦與新的“時代楷?!?01 南昌艦的不同之處,以及艦艇上的各個設施的作用?!?5 年篳路藍縷,75 年風雨征程,人民海軍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誕生,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人民海軍現代化程度已不斷提高,各項建設取得歷史性勝利,發生歷史性變革,正以全新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趙陽說道。

          武裝部及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邀請到青島市軍休服務中心第四分中心,湖光山色黨支部書記張丹峰教授,為學院 100 余名學生黨員們上了一堂“別樣的”國防教育課。張丹峰教授是原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飛機教研室副教授,通過講解“飛機為什么能飛起來?”“飛機是如何操縱的?”等問題作為切入點,利用飛機模型讓學生們理解空氣 動力學知識。她告訴同學們,我國軍用飛機已全面邁入“20 時代”,先進的裝備和技術是黨的堅強領導和國家的崛起的體現,也是我國軍事力量和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體現,希望同學們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青春之花。張丹峰教授這堂“別樣的”國防教育課,不禁讓趙陽回憶起在海軍部隊時的點點滴滴?!霸谶@個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國防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顯得尤為突出。作為一名退伍的海軍軍人,同時也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深知,每一名青年學生都應為國家安全和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不僅是對過去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的尊重,也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堅定追求?!壁w陽向同學們分享道。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馬莉表示,4月 23 日是傳承歷史和銘記歷史的日子,也是向中國、向世界展示中國國防力量的日子。人民海軍日夜守衛我國海疆,守護我國疆域寸土不讓。通過這次“別樣的”國防教育課,同學們領略了我國海軍的風采,同時也激勵了更多青年學生黨員傳承英雄薪火,厚植先鋒底色,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第04版:副刊

          榜樣的力量
          青島理工大學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風采展(三)

          摘要: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山東省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23年獎學金評審和材料報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組織開展了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工作,共評選出王文濤等5名博士研究生,胡金虎等45名碩士研究生為我校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候選人。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讓我們一起領略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的風采吧!


          孔明(導師:楊敏)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孔明,男,中共黨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在2022年學業綜合評測中榮獲優秀研究生二等獎,2023年9月在“喜迎校慶科研未來”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示中獲得一等獎??蒲袑嵺`方面,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和青島市科技計劃園區培育計劃項目的支持下,發表高水平論文2篇,其中中科院1區、TOP期刊、制造領域國際頂級期刊1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IF14.7)、SCT-JCR2區論文1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F3.4),申請/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4項,其中中國發明專利1項(布局了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同族專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明專利3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項(已受理)。


          孫金剛(導師:李長河)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孫金剛,男,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學習認真務實,在2022年12月獲得青島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一等獎。獲得知識產權10項:以第一發明人授權南非發明專利4項,已公開中國發明專利2項;以第二發明人(導師為第一發明人)受理國際PCT1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英國發明專利1項,已公開中國發明專利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JCR1區論文1篇,以第一作者制訂團體標準《靜電霧化超聲微磨削設備》1項。積極參加科技創新競賽,2022年11月獲得第九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校賽一等獎,2023年9月獲“喜迎校慶科研未來”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實物展示類一等獎。

          張效天(導師:李長河)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張效天,男,預備黨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綜合成績排名前30%,獲得研究生一年級學業獎學金二等獎、2022年學業獎學金二等獎等。曾擔任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一職,積極參加并組織學校及學院的各項活動,在科研研究成果方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發表SCI論文一篇,南非專利三篇。


          劉威龍(導師:王優強、王秀通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劉威龍,男,中共黨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榮獲青島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研究生一等獎學金”“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擔任班級宣傳委員,熱情參與班級各項事務。學術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JCR一區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授權專利4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導師橫向課題“船舶綠色涂裝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專項——船舶涂裝數字化工藝設計系統開發與應用研究”。積極參加學??蒲懈傎惢顒?,獲“喜迎校慶科研未來”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學術報告類二等獎。

          李康(導師:李長河)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李康,男,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2021年10月獲得研究生一年級學業獎學金,2022年學業綜合評測中榮獲優秀研究生一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機械裝備設計與智能制造研究,在導師悉心指導下,創新性地設計了多種自動化裝置并撰寫了多件國內外發明專利,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3件,并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發布團體標準4項。積極參加科技創新競賽,參與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并榮獲研究生組三等獎,在第九屆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銅獎,在“中國光谷·華為杯”第十九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參與獎,在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實物展示類獲得一等獎、學術報告類特等獎項。

          竺俊杰(導師:倪陳兵)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竺俊杰,男,中共黨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學習成績優異,獲得研究生一年級學業獎學金二等獎、優秀研究生二等獎等獎項。研究方向為鈦合金磨削加工以及仿真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EI論文一篇,英文與中文會議論文各一篇,實用新型專利三項,以第二作者發表SCI(JCR-1)英文論文一篇。在學習生活之余積極參與學院活動,在機械與工程學院第三屆MAE杯籃球賽中獲得了亞軍。


          辛鑫昕(導師:撒占友)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辛鑫昕,男,中共黨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曾獲得青島理工大學2022年度優秀學生榮譽稱號。在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發表了EI論文《晉城礦區3#煤X射線衍射分析及CH4、CO2吸附分子模擬對比研究》。積極參與多項縱向研究課題,包括青島市地鐵1號線車站客流疏散安全評價、重載鐵路隧道煤塵揚塵機理和抑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薛家島街道應急預案編制、靈山島自然保護區應急預案編制等。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比賽,獲得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帶領同學參加“中國光谷華為杯”第十九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并獲獎。


          薄任飛(導師:孟曦)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薄任飛,男,預備黨員,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建筑學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學年綜合測評總成績排名第一。擔任建研2101班班長,獲得青島理工大學“2021-2022學年優秀研究生干部”、“2021-2022學年優秀學生干部”稱號,帶領班級榮獲“2021-2022學年青島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班集體”榮譽稱號。在科研活動中完成多項實驗研究以及論文成果轉化,共計發表國內外高質量論文5篇,其中SCI-JCR一區文章四篇、ISMART國際會議論文一篇,先后兩次分別帶領本科生完成《建筑物理》課程實驗(室內熱環境測試與評估實驗、墻體熱阻測試計算實驗)等。積極參加學校、政府組織各項社會實踐活動,2023年參加全國總工會舉辦的“閱讀經典好書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誦讀活動并獲全國二等獎,2022年兩次參加青島理工大學舉辦的“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并分別獲校級二等獎與三等獎。

          鄒雨菲(導師:耿雪川)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鄒雨菲,女,中共黨員,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建筑學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學習成績優異,兩學年學業綜合測評排名第6,獲得“研究生一年級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優秀研究生二等獎”“優秀研究生獎學金”等獎項。擔任班級學習委員、院研究生會學術實踐部部長等職務,認真完成學院和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做好老師和同學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在學術科研方面,參與寫作并錄用科研論文3篇,已授權發明專利1項,參加并獲得2022發展中國家建筑設計競賽優秀獎,2022第八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華北賽區賽二等獎。在社會實踐方面,積極參加各項志愿活動,獲得“優秀志愿者”稱號。

          荊筱童(導師:高偉?。?/strong>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荊筱童,女,中共黨員,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建筑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兩學年學業綜合測評成績排名第4,多門專業課程在90分以上,學分績點為4.1。榮獲研究生一年級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優秀研究生一等獎等獎項。擔任建研2102班文體委員、黨建助理員等職務,始終秉承“協助老師,服務同學”的宗旨,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在讀研期間,主導基于眼動追蹤技術的學習空間圍合對大學生注意力的影響實驗,并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室內溫濕度以及色溫對學習效率的影響研究,共發表SCI論文4篇,其中JCR一區2篇,二區1篇,發表國際會議論文1篇;參加三下鄉“牡丹鄉夢·安居適老”鄉村振興調研,榮獲高密市博物館優秀志愿者稱號。

          趙怡鈞(導師:趙燁)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趙怡鈞,女,中共黨員,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風景園林學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兩學年學業綜合測評成績1/18,比例為6%。擔任建研2104班文藝委員,積極組織動員同學參加活動,曾獲得“優秀志愿者”稱號。在學術科研方面,目前以除導師外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中文核心論文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會議論文1篇,以除導師外第二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篇;在第七屆“Garden”花園杯植物景觀設計競賽(國家A類,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以第二順位獲得三等獎。積極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級):面向生物文化多樣性管理的山岳保護地風景特質識別方法研究(52008217);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省部級):沿海地區自然保護地的風景特質評價方法及其藍綠協同研究(ZR2020QE222);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市級):基于多源數據分析的青島風景名勝區美麗鄉村規劃路徑研究(QDSKL2001224)。

          胡順程(導師:張國閩)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胡順程,男,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土木水利(市政)專業2021級碩士研究生,綜合測評排名2/44,課程加權成績91.71,排名市政專業第一。榮獲2020-2021年青島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一年級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在科研實踐方面,目前已發表SCI論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中科院二區論文2篇、合作發表論文2篇),國內學術會議論文集論文1篇,參與青島市張村河水質凈化廠生態補水生態健康風險評價項目,在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上做了墻報展覽,參加第九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2023年山東省研究生創新成果比賽等。積極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在2022年和2023年環境學院研究生籃球賽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1544次訪問,全刊已有2362808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