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開展體驗式學習
摘要: ![]() 供圖 :宣傳部 體驗式學習 本報訊 (撰稿 劉心芝)10 月22 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圍繞“加快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為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理工力量”為主題,理論結合實踐,赴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青島四方”)開展體驗式學習和座談交流。學校黨委書記楊赟主持學習,理論中心組全體成員、“兩委”委員、部分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參加學習。 理論學習中心組 ( 擴大)成員集體參觀了高速磁浮運載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產品研發和制造現場,并聽取中車青島四方的有關情況介紹,了解了該公司在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取得的系列創新成就。 參觀學習后,雙方進行了座談交流。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學華,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徐磊,學校黨委書記楊赟,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黨委副書記車景華,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錢均出席座談會。 田學華致歡迎辭并介紹了公司的整體情況和特色技術創新。他指出,青島理工大學擁有眾多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和優勢專業,土木建筑、機械工程、環境能源等專業特色鮮明、實力強勁,多年來校企雙方在空調通風系統、振動噪聲控制等領域開展了密切交流與合作。下一步,希望校企雙方能夠發揮資源互補優勢,全方位深化產教融合、產學研合作,推動雙方更高質量發展。 楊赟在講話中指出,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深入科技創新鏈主企業開展體驗式學習,既是學習形式的創新,更是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和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強化校企科研合作,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部署要求,促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動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深化校企科研創新合作,是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由之路。他表示,雙方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圍繞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聯合實施科技重大攻關行動,注重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導作用和學校學科專業與人才資源優勢,深度促進校地、校企產學研用資源集聚整合,不斷提升校企雙方創新能力與科研服務水平,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為加快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凱介紹了學校近年來建設發展情況及學科、科研、人才方面優勢特色。他表示,下一步學校將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推動校企一體化科研融合,加強在新能源環境控制、激光制造等方面的合作,積極主動對接參與國家大型項目,學習中車青島四方的先進經驗,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為服務青島和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理工力量。 座談會上,科技處副處長劉俊偉匯報了學校技術能力和高水平科研團隊情況。中車青島四方科技發展部副部長李鵬作公司技術創新工作報告。參會人員進行了廣泛而深入地交流研討,并達成了合作共識。 體驗式學習前,中心組成員(擴大)還自學了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2024)、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等內容。 |
![]() |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黃島區區長王清源一行來校調研座談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王云霞) 10 月 29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黃島區區長王清源,黃島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洪金鑫等一行 13 人來校調研座談。學校黨委書記楊赟,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會見王清源一行并出席座談會,黨委副書記車景華,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錢均參加座談會。 楊赟對王清源一行來校調研表示熱烈歡迎,向西海岸新區工委管委、黃島區委區政府長期以來對學校建設發展給予的鼎力支持幫助表示誠摯的感謝。他指出,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長期以來,學校與新區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在黨建共建、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諸多領域開展了務實合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果。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堅定扛牢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重任,面對當前大變革、大機遇、大挑戰的新形勢,學校將主動對接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打造校地、校城共生共興共榮的良好發展生態,切實發揮學科專業與人才資源優勢,全力以赴為新區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貢獻青島理工力量! 張凱介紹了學?;厩闆r和校地融合發展、服務新區能力清單等情況。他表示,近年來,在西海岸新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堅定不移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推進校地、校城融合發展,在人才培養、人才引育、文化交流、社會志愿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將進一步持續深化與西海岸新區的深度融合,精準聚焦西海岸新區重點工作,以新區和企業的技術需求為牽引,整合學校人才、學科、平臺資源,助力新區企業轉型升級和新區高質量發展;同時,希望新區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給予更多資源和政策支持。 王清源對學校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拓展提升合作水平、推動融合共贏發展提出了指導性、針對性意見。王清源表示,青島理工大學與西海岸新區發展同頻共振,合作歷史悠久、基礎深厚,希望學校進一步發揮學科優勢,持續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廣度深度,在科研成果轉化、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新區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學科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與成果應用持續轉化,實現校地互利共贏、相得益彰。西海岸新區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島理工大學的建設發展,助力學校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的建設。 與會人員就學校建設發展、科研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座談會前,王清源一行參觀了校史館、防災減災實驗室、軌道交通實驗室和復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
|
![]() |
學校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辦公室擴大會議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楊寧) 近日,學校在黃島校區綜合服務中心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辦公室擴大會議。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等校領導,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教學院部黨委(黨總支)書記、院長、分管教學工作副院長、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臨沂校區相關單位負責人,教務處處科級干部及評建辦公室工作人員參會,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苗吉軍主持。 會議首先聽取了教務處副處長趙旭麗關于預評估發現問題及正式評估注意事項的匯報;宣傳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錢均,人事處處長王雄,學生工作處處長高潔,教務處處長許從寶,后勤管理處處長梁平依次代表相關專項工作組,部署正式評估工作并提出具體要求。 張凱在總結講話中,首先肯定了前期各部門、各學院取得的工作成效,同時就迎評促建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進行點評分析,并對下一步做好迎接正式評估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強調。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審核評估各項工作。現階段做好審核評估工作是我校的頭等大事,各單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并圍繞本科教育教學這一核心,真正將審核評估的理念和標準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抓好“教風”“學風”,真正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的目的,確保正式評估各項工作平穩運行。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抓好各環節問題的整改落實。各單位要做好本次會議精神的傳達,讓每位師生都能關心評估、知曉評估、參與評估,主動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明確下一步工作思路,在正式評估開始前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模擬演練,堅持邊查邊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不斷提升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水平。三是要強化責任意識,扎實做好審核評估各項工作。各單位要按照各專項工作組的要求,守好一方土、力盡一份責,嚴守底線思維,進一步明確責任、理順流程、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將審核評估工作成效納入年底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問責,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確保審核評估“最后一公里”走穩走實。 苗吉軍要求各單位會后嚴格落實張校長的指示和部署,并對正式評估時間節點和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再次強調。要求全體師生提高政治站位、明確組織紀律、反復模擬演練、壓實責任分工。各專項工作組、各職能部門、各教學院部、臨沂校區要全面總結經驗教訓,認真梳理工作流程,研究改進工作方法,充分調動全體師生學習評估知識的主動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心聚力,全面做好迎接審核評估的各項準備工作,扎實推動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
![]() |
黨委書記楊赟率團訪問英國、德國友好高校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石慧 張鵬)為深化學校與歐美高校的交流合作,深入實施“學科國際伙伴計劃”,推進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10 月 6 日至 13 日,黨委書記楊赟應邀率團赴英國、德國友好學校進行訪問,成果豐碩。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周紅燕、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張鵬陪同訪問。 代表團訪問了布拉德福德大學、赫瑞·瓦特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圣喬治城市學院、薩里大學,商談了校際合作事宜。 在布拉德福德大學,代表團出席了英國文化教育委員會資助的國際交流項目啟動儀式。該項目是學校與布拉德福德大學首次合作獲批的高層次國際合作項目。兩校就土木工程等 3 個專業雙學士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多專業交換生、合作科研等進行了深入商討。 在赫瑞 - 瓦特大學,代表團會見了該校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能源和基礎設施學部主任穆罕默德·巴沙爾(Muhammed Basheer)教授以及國際事務部、可持續建筑環境研究所等相關領導,雙方圍繞土木工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專業學生聯合培養和合作辦學等進行了多方面商談。訪問期間,代表團還參觀了該校的水利、海洋、結構等特色學科實驗室,并圍繞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等進行了洽談。 在倫敦大學學院,代表團拜訪了該校土木工程材料領域知名教授白云(Yun Bai),參觀了建筑結構智能制造、綠色低碳土木工程材料等實驗室。雙方商討了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合作事宜,并就深入推進兩校研究生的聯合培養、高層次海外人才引進等進行了商談。 在倫敦大學圣喬治城市學院,代表團會見了該校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肯·格拉坦(Ken Grattan)教授以及科學與技術學院相關領導,參觀了該校光學傳感實驗室、模擬飛行實驗室,探討了以人工智能牽引的多學科交叉科學研究,并就智能建造專業的合作辦學進行了深入商討。 在薩里大學,代表團會見了該校副校長鮑勃·尼科爾(Bob Nichol)教授以及工程和物理科學學部相關領導和專家。楊赟代表我校與薩里大學簽訂了“本+ 碩”雙學位聯合培養合作協議,并圍繞近海工程領域的科研合作、機械工程等多專業的學生聯合培養進行了探討。 訪問德國期間,代表團主要訪問了馬格德堡應用技術大學。雙方回顧了上一屆中德學生交流會、中德國際夏令營所取得的成果,就雙方進一步的教學、科研合作、學生聯合培養等進行了商談。期間,代表團還參觀了該校數控車床與高端制造實驗室、環境工程與海洋固廢研究實驗室,并看望了我校校友和在德訪學的青年教師。 此次出訪,是學校推動人才培養、學術科研、產教融合等國際合作的務實舉措,是我校構建國際化辦學新格局、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的具體行動。學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密切與高層次海外高校的交流,推進高水平國際合作,不斷開創學校國際化辦學新局面。
|
![]() |
9個學科入選“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王文超) 10 月 15 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4 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榜單包括 94個一級學科,涉及 486 所高校的 4924 個學位點。學校 9 個學科位列前 50%,上榜學科總數較 2023 年度增加 2 個,學校全國排名 165 名,較 2023 年提升 27 個位次。 學校上榜學科數占學校在建學科總數的 45%,9 個學科分別為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建筑學、設計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中土木工程學科首次進入前 12%,城鄉規劃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首次進入前 50%。 2024 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采用的學科口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 年)》中的一級學科。在每個一級學科,排名的對象是在該一級學科設有學術型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截至 2023 年底),發布的是在該學科排名前 50% 的高校。其指標體系由人才培養、平臺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高端人才 5 個類別組成,下設 18 個指標,包括 70 余項測量變量。 學校堅決落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1224”發展戰略,堅持以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按照“提前謀劃、突出特色、分層分類、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縱深推進學科內涵建設,強化協同聯動和資源配置機制,全力推動高水平學科建設實現新突破,以高水平學科建設成果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
![]() |
學校舉辦副處級領導干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東忠方 李昕)按照上級統一部署,10月23日至24日,學校舉行副處級領導干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全校中層副職干部和此前未參加集中學習的中層正職干部參加此次專題學習班。 10月23日上午,舉行專題學習班開班式,黨委書記楊赟作動員講話。他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求全體學員一要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的重要意義、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牢牢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重大原則和關鍵舉措,奮力書寫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二要全力以赴推動全會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聚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強化目標引領、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牽引、增強系統觀念,抓改革促發展,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始終保持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要講政治,堅決維護發展穩定大局;要講紀律,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做到令行禁止;要講正氣,自覺做到遵規守紀,樹立良好形象。四是充分把握學習機會,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成。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弘揚優良學風,嚴守學習紀律,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 10月24日下午,舉行專題學習班結業式。黨委副書記車景華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了此次學習班取得的成效,并就鞏固深化學習成果、加快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幾點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全體學員要提高政治站位,持續深化學習,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要把準發展趨勢,錨定目標航向,強化責任擔當;要強化狠抓落實,積極主動作為,推動學習成果見行見效。 此次專題學習班通過分組學習、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進行。四位學員代表結合學習內容和本職工作,在結業式上進行了交流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