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2024年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摘要: ![]() ![]() 臨沂校區畢業典禮現場 供圖 :臨沂校區黨政辦 本報訊 ( 撰稿 石路捷) 6 月20 日、21 日,學校 2024 年畢業典禮分別在黃島校區和臨沂校區隆重舉行。校長張凱,老領導譚秀森,學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各學院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2024 屆畢業生及部分畢業生親友出席典禮。黨委副書記、臨沂校區黨委書記李國華,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建鋒分別主持兩校區典禮。 畢業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黨委常委、副校長苗吉軍宣讀了《關于授予 2024 屆畢業生學位的決定》和《關于表彰 2024 屆優秀畢業生的決定》。畢業生代表、教師代表先后發言。學校領導為參加典禮的每一位畢業生頒發了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張凱在致辭中向順利完成學業的 2024 屆畢業生致以熱烈的祝賀,向為學生成長成才付出辛勤和汗水的家長和老師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張凱深情回顧了 2024 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成長歷程,向即將離別母校的畢業生們送上真摯祝福與殷切囑托。一是提升理想信念的高度,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希望同學們把人生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二是夯實使命責任的厚度,做一個敢擔當的人。責任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每一代人都肩負著自己的時代責任與使命。希望同學們做一個肩上有責任、心里有擔當的人,要有一股舍我其誰的豪氣、披荊斬棘的銳氣、敢為人先的勇氣去擔當大任、掌握未來。三是錘煉意志品格的韌度,做一個能吃苦的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練。希望同學們要學會在艱難困苦中培養自己不屈不撓的品質,敢于吃苦、樂于吃苦、善于吃苦,鍛造堅韌意志,不斷克服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四是深化發奮圖強的力度,做一個肯奮斗的人。青年懷壯志,奮進正當時。希望同學們要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工作中增長才干、厚積薄發,堅定步伐向前行,攢足力量向前沖,胸懷底氣向前闖,讓奮斗成為青春搏擊的澎湃力量。 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山東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骨干成員、青島市現代海洋英才李紹純;臨沂校區土木與建筑工程系教師、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曹雨作為教師代表發言。老師們對廣大畢業生順利完成學業表示祝賀,與畢業生一起回憶了四年的求學生涯,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知的探索精神,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需要緊密相聯,肩負使命,擔當作為,彰顯青春風采,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周君儀、臨沂校區管理工程系王一攀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他們表示,大學期間,親眼見證了全校師生以理工速度不斷追求卓越的步伐,見證了母校日新月異的變化和蓬勃發展的態勢。作為理工學子,無論身在何方,都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心懷夢想、堅持熱愛,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事業的激情,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畢業典禮在師生合唱中結束,師生們用歌聲表達了對母校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希望畢業生們繼續關心和支持母校的發展,?;丶铱纯础WT府厴I生們踔厲奮發,砥礪前行,逐夢新征程! |
![]() |
喜報!我??萍汲晒麡s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邢元元) 6 月 24 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23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我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參與的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獲獎項目為“嚴酷服役條件下結構混凝土長壽命設計與多維性能提升關鍵技術”,我校為第三完成單位,由土木工程學院金祖權教授團隊參與完成。 學校高度重視高質量成果培育申報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和布局,有效整合資源,精心謀劃、精準培育申報。學校將持續開展有組織科研,積極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強與大院大所大企業深度合作,逐步成立校企、校地、校際研究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著力沖擊高層次科研獎勵。 2023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 人;國家自然科學獎 49 項(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48 項);國家技術發明獎 62 項(一等獎 8 項,二等獎 54 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139 項(特等獎 3 項,一等獎 16 項,二等獎 120 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0人。 |
![]() |
學校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領導小組會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楊寧) 6 月 18 日上午,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領導小組會。黨委書記楊赟出席會議并講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各職能部門及教學院部黨政負責人、評建辦全體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常委、校長張凱主持。 會上,副校長苗吉軍匯報了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進展情況,深入剖析了自評自建階段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就下一步審核評估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楊赟在講話中肯定了自評自建工作取得的階段性進展和成效,并就做好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審核評估工作重要意義。今年是學校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十四五”規劃任務全面落地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也是學校承上啟下、接續奮斗的重要階段,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全校上下必須全力以赴保障審核評估工作圓滿完成。二是要進一步夯實工作任務,扎實有序開展校院各項評建工作。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評建辦要發揮頂層設計、指導作用,推進職能部門與教學院部的協同聯動。各級黨組織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體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各部門、各教學院部要認真對照審核重點逐一檢查,形成“人人頭上有指標,人人肩上有責任”的良好局面。三是要進一步強化辦學特色,加快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各部門、各教學院部要在評建過程中認真總結辦學特色,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工作模式,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推動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辦學質量不斷躍升。 張凱在總結講話中強調,各部門、各教學院部要按照會議精神,切實抓好評建工作任務的落地落實。一要統一思想認識,把握內涵要求。各單位要研讀政策、分析指標,把審核評估當成學校頭等大事抓實抓好,切實增強迎接審核評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要狠抓工作落實,聚力重點突破。各單位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切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細。三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查考核。各級領導班子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對照評估指標要求,加大對本部門、本學院問題的排查力度;督查督導組要切實發揮督促落實作用,切實推動審核評估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學校將以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擔負新使命、搶抓新機遇,鍛造新優勢、展現新風貌,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推動我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 |
青島理工大學新一屆“兩委”委員赴青島黨史紀念館開展黨性教育
摘要: ![]() 學習現場 供圖:宣傳部 本報訊 ( 撰稿 石路捷 任衍珍)中國共產黨青島理工大學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于 6 月 26 日勝利閉幕。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3 周年,6 月 27 日上午,學校黨委第一時間組織新當選的第四屆黨委委員、紀委委員,赴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開展“筑牢政治忠誠 勇創發展新篇”黨性教育暨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市委黨史研究院院長石斐川陪同參觀。 在黨委書記楊赟帶領下,新一屆“兩委”委員實地參觀了基本展“光輝歷程 — 中共青島歷史展”、中共青島地方支部舊址。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真實的圖片、一條條詳實的記錄,在講解員引導下,大家認真參觀實物、照片和歷史文獻,重溫了青島黨組織自 1923 年建立以來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和輝煌歷程,深刻感悟王盡美、鄧恩銘、李慰農等一批共產黨人感人至深的革命事跡,深刻感悟青島共產黨人堅守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以先輩先烈為鏡,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結合黨紀學習教育相關安排,與會人員還參觀了專題展覽《紀律建設永遠在路上 —— 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圖片展》。從革命時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大家認真聆聽講解,仔細查看內容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深刻領會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做到自覺學習紀律、遵守紀律、維護紀律,努力增強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不斷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 參觀結束后,楊赟等來到黨史紀念館宣誓廣場,面向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莊嚴舉起右拳,集體重溫了入黨誓詞。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現場教育觸及思想、觸動靈魂。在今后的工作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從解決思想“總開關”問題入手,擔當起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任,錨定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以更加過硬的作風、更加務實的舉措,接續奮斗譜新篇、堅定信心再出發,腳踏實地做好學校各項工作,為加快推進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建設而努力奮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 |
![]() |
省人社廳衣軍強副廳長一行來校調研畢業生就業工作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凌妍) 6 月 17 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衣軍強,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傳華等省市區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一行來校調研畢業生就業工作。學校黨委書記楊赟主持座談會,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建鋒參加座談會,黨政辦公室、學生工作處、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調研期間,衣軍強一行實地考察了學校巖土與軌道交通綜合實驗中心、防災減災綜合實驗中心、高端激光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及高端裝備數字孿生與可視化遙操作工程實驗室。 調研會上,郭建鋒詳細匯報了學校就業工作的基本情況,深度結合當前工作形勢,分析了目前面臨的難點,闡明下一步工作打算。 楊赟對衣軍強一行來校調研指導表示歡迎,向省市區各級人社部門長期以來對學校改革發展給予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學校始終把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圍繞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大局,打出促就業組合拳,推動學校就業工作不斷提質增效。希望以此次調研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完善政校間常態化對話交流機制,為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理工力量。 衣軍強對學校就業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同時提出了“六老”工作法。一是落實“老大抓”,落實一把手工程,書記、校長要親自謀劃、靠前指揮,調動各方積極性。二是落實“老板抓”,要進一步整合校友單位、共建單位等各方資源拓崗。三是落實“老師抓”,把就業引導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學工作。四是落實“老實抓”,務實扎實抓好就業工作全過程,杜絕數據造假。五是落實“老早抓”,要從大一引導學生認識職業規劃,盡早明確職業方向。六是落實“老家抓”,強化家校溝通,將就業形勢講清楚,就業政策講明白。 下一步,學校將加力推進 2024 屆畢業生就業“百日沖刺”行動,以對學生成長成才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工作標準調整到最高,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干事勁頭調整到最大,跑贏 2024 屆畢業生就業最后一公里,全力做好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
![]() |
學校與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張天偉) 6 月28 日上午,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應急管理部國家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周福寶一行來校交流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校黨委書記楊赟會見周福寶院長一行。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校黨委副書記車景華,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二司原一級巡視員王啟明,應急管理部國家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科技發展部主任康榮學出席交流活動和簽約儀式。 楊赟在會見時指出,剛剛閉幕的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確定了實施“1224”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的建設目標。本次院校合作協議,是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后簽署的第一個重要協議,希望院校雙方以簽訂本次協議為契機,加深互訪交流,深化務實合作,共同開創“科技、融合、創新”的美好前景。 張凱從學校整體情況、辦學特色、發展愿景等方面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和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他表示學校將與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一道,充分發揮雙方專長與資源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逐步加強協同創新,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平臺共建、人才培養、產業融合等合作,為推動雙方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周福寶介紹了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發展現狀、業務范疇及工作職能等情況。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自然災害防治等三大業務板塊,與青島理工大學在學科專業與平臺建設等方面有著很強的契合度和互補性。希望進一步提升校院“產教研”深度融合,聚焦行業特色、深化人才培養,全力推進戰略合作協議落地落實。 車景華主持會議。陳連軍介紹了學校的科研情況,康榮學介紹了研究院的發展情況,并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會后,周福寶一行參觀了學校復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巖土與軌道交通綜合實驗中心、防災減災綜合實驗中心。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學校黨政辦公室、合作發展處、科技處、教務處、研究生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等單位負責同志和骨干教師參加了活動。 |
![]() |
我校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為嫦娥六號凱旋護航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郭陽 張天一) 6 月25 日 14 時 07 分,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此次任務中,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與遙操作技術,再次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并接受嚴格的實戰任務考驗。該技術已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環月飛行、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月面軟著陸以及玉兔號、玉兔二號月面巡視遙操作操控,嫦娥五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中成功應用。 近年來,實驗室團隊將自主研發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應用于國家航天工程實戰任務中,先后參與執行了載人航天工程天宮系列、神舟系列飛船、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月球車月面巡視遙操作,深空探測工程火星探測可視化飛行控制與指揮等 50 多次重大工程,為航天測控任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2023 年 12 月,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正式批準國際編號為11139 的小行星命名為“青島理工星”,我校成為山東省屬高校中首次擁有專屬小行星命名的高校。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實驗室團隊將不斷推進科技自主創新,為建設航天強國擔當盡責,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新時代航天高質量發展征程中貢獻更多、更強的理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