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校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為嫦娥六號凱旋護航
             期次:第513期      查看:90   

          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與遙操作技術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已成功應用于多項航天工程。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正式批準國際編號為11139的小行星命名為“青島理工星”。實驗室團隊將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更強的理工力量。

          本報訊 ( 撰稿 郭陽 張天一) 6 月25 日 14 時 07 分,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此次任務中,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與遙操作技術,再次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并接受嚴格的實戰任務考驗。該技術已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環月飛行、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月面軟著陸以及玉兔號、玉兔二號月面巡視遙操作操控,嫦娥五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中成功應用。

          近年來,實驗室團隊將自主研發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應用于國家航天工程實戰任務中,先后參與執行了載人航天工程天宮系列、神舟系列飛船、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月球車月面巡視遙操作,深空探測工程火星探測可視化飛行控制與指揮等 50 多次重大工程,為航天測控任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2023 年 12 月,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正式批準國際編號為11139 的小行星命名為“青島理工星”,我校成為山東省屬高校中首次擁有專屬小行星命名的高校。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實驗室團隊將不斷推進科技自主創新,為建設航天強國擔當盡責,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新時代航天高質量發展征程中貢獻更多、更強的理工力量。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2852次訪問,全刊已有2363079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