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工作部署會
摘要: ![]() 供圖 :宣傳部會場 本報訊 ( 撰稿 李靖 王浚丞)為全面總結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經驗,部署審核評估問題整改工作,統籌推動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提質增效,11 月 22 日,學校在黃島校區報告廳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工作部署會。全體校領導,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各職能部門、教學院部黨政負責人,教學副院長、副書記、專業負責人、教研室(系、實驗室)主任、教學科研辦公室主任,臨沂校區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主持。 會上,黨委常委、副校長苗吉軍從審核評估總體情況、專家意見與建議、自評自建發現的問題、下一步工作計劃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對整改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系統梳理了審核評估各階段發現和暴露出的問題,尤其是針對專家反饋的薄弱環節及突出問題作出了重點強調,明確了學校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舉措。結合審核評估,對 2024 年學校招生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指出目前相關專業面臨的問題,部署下一步招生重點工作。 黨委書記楊赟在講話中指出,抓好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工作,是學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回應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主動適應國家和山東對學校發展新要求,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落實評估專家組意見建議、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環節。他就做好學校下一步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強調三個方面的意見:一是科學研判,明確發展思路。要高度重視專家組提出的問題,深入思考、剖析原因、對照整改,要在學校層面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發展思想大調研、大討論,盡快制定未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方案,明確未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思路。二是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能。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人才培養“1239”計劃,建立以專業內涵建設為基礎、應用研究型人才培養為核心、服務區域發展貢獻突出、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的人才培養體系,在系統謀劃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建設、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匯、積極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四個方面深化改革。三是完善機制,提升培養質量。機制建設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要在完善質量改進機制和人才培養質量達成情況評價制度、優良教風引領學風機制、專業預警及動態調整機制上下功夫。 楊赟強調,全校師生員工要立足自身職責,積極主動作為,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勇于改革,銳意進取,以審核評估為契機,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強化跟蹤問效,推動各項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真正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攻堅克難、內改外聯,奮力跑出加速度,向著建設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 張凱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全校上下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做好審核評估“后半篇文章”,以整改工作為契機,持續強化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學的核心地位,不斷提升本科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就切實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各部門單位學院要對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和全國教育大會“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要求,一鼓作氣、一抓到底做好審核評估整改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標準,強化系統觀念,整體推進一流應用研究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創新。二要對標對表,落實整改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整改進度安排以及整改預期成效。強化協同作戰,形成合力,確定重點整改項目,以重點突破帶動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水平提升。樹牢“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理念,健全“新生態催動、全要素驅動、四課堂聯動”的一流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切實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三要主動應變,強化質量建設。要不斷健全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加強質量文化內涵建設,構建起全校上下全面參與、權責清晰、銜接順暢、執行有力的育人運行機制和質量保障機制。 本次審核評估整改工作部署會與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一同進行,既標志著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工作的全面啟動,也標志著學校黨委、行政落實新時代本科教育要求,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狠抓本科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的決心。接下來,全校師生將以此次會議為新的起點,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結合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突出中心地位,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實現新突破”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思路,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
![]() |
學校舉辦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交流會
摘要: 本報訊(撰稿 張翠芳)11月21日,學校在綜合服務中心舉辦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交流會,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出席會議并作了動員講話。各教學院部院長(主任)、分管科研副院長、科研教師代表以及科技處、人文社科處全體工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海洋大學董躍教授、劉福順教授作專題輔導報告。 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主持??萍继幪庨L劉俊偉、人文社科處副處長王煒分別匯報了學校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申請和資助情況,并結合當前國家基金申報的新政策新形勢對2025年基金申報工作進行了布置,明確了工作目標、組織申報工作要求、進度安排和具體措施等。董躍教授、劉福順教授分別結合自身科研經歷,針對當前國家基金的新形勢新政策,圍繞基金撰寫的選題、要點、結構、路線等重點內容,從不同視角對國家基金申報撰寫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從科研管理部門工作組織的層面,分享了有組織科研的寶貴經驗。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潘福全介紹了學院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中的組織經驗,科技處副處長唐洪偉圍繞科研誠信問題作了專題匯報。 張凱在講話中指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是衡量高校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對于促進學校學科建設、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提升學校的科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并對2025年學校兩項基金項目申報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要提高認識,樹立信心,穩步提升國家基金申報數量;二要明確目標,精準施策,重點提升國家基金申報質量;三要強化管理,加強組織,有效布局國家基金多元立項;四要嚴守紅線,恪守誠信,杜絕科研失信行為發生。 陳連軍在總結發言中深入分析了兩項基金項目申報對學??蒲泄ぷ鲙淼臋C遇與挑戰,要求各學院、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兩項基金項目申報工作,要認真總結在基金申報工作中的經驗,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制定好清晰的目標和合理的工作方案;要早謀劃、早動員、早部署,加強有組織的項目申報,切實提升項目申報數量和質量;要為申報教師做好政策解讀和服務工作,形成有效互動的工作機制,高效有序地完成2025年度基金項目申報工作。 本次基金項目申報工作交流會作為2025年度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一環,將有力推進兩項基金項目申報進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各部門、各學院將密切配合,深入開展申報輔導、預審等系列活動,不斷提高項目申報質量,高質量完成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 |
![]() |
山東教育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王上一行來校調研座談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石路捷) 11 月 22 日,山東教育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王上,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宮曉鵬,黨委委員、副臺長李勇,辦公室主任姜學斌一行 4 人來校調研并座談交流。黨委書記楊赟主持座談會,黨委副書記車景華,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錢均,宣傳部副部長曹玉潔參加座談會。 楊赟對王上一行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對山東教育電視臺長期以來對學校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學校歷史沿革和建設發展成就。他指出,山東教育電視臺與青島理工大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為推動高等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上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學校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簡要介紹了山東教育電視臺的基本情況和近期開展的重點項目。王上指出,山東教育電視臺秉持“立足教育、開放辦臺,新聞立臺、融媒強臺”理念,全力建設全環境立德樹人新型主流媒體,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戰略對接,在多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增強主流思想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共創雙方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山東省教育事業發展蓄勢賦能。 會上,車景華介紹了學校宣傳工作有關情況。李勇介紹了山東教育融媒體聯盟建設情況、山東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情況、“直播帶崗”等招生就業品牌和特色活動情況。雙方圍繞融媒體建設、新聞采編制作等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表示將依托雙方各自資源優勢,在更多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互利共贏,共同推動合作項目落實見效。 座談會前,王上一行實地參觀了校史館、巖土與軌道交通綜合實驗中心、防災減災綜合實驗中心。 |
![]() |
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馮繼康一行來校調研座談
摘要: ![]() ![]() 實地參觀 供圖 :宣傳部 本報訊 (撰稿 石路捷)11 月19 日,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馮繼康,黨委副書記許雙慶,黨委常委、副校長周珊珊,以及黨委辦公室(巡察工作辦公室)、一流學科創建工作辦公室、教務處、科技處、合作發展處等部門負責人一行 8 人來校調研并座談交流。黨委書記楊赟主持座談會,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韶娟、郭建鋒,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錢均參加座談會。 楊赟對馮繼康一行來校調研表示熱烈歡迎,向山東師范大學長期以來對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給予的支持幫助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山東師范大學與青島理工大學淵源深厚、人脈相通,有著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礎。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校際交流合作,互學互鑒、互促互進,實現信息共享、發展共贏,推動兩校在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邁向新階段。 張凱介紹了學校發展歷史、優勢特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基本情況,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在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發揮雙方學科優勢和特色,推進協同創新,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雙方教育事業開啟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馮繼康對學校近年來取得的辦學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介紹了山東師范大學的基本情況。他表示,雙方今后要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建立完善學校、部門、學院各層級常態化交流互動機制,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不斷鞏固拓展合作成果,致力于培養更多卓越的應用型人才。 雙方圍繞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就業創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 |
學校在第十九屆“挑戰杯”2024年度“揭榜掛帥”專項賽中斬獲一等獎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臧瑤瑤)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2024 年度“揭榜掛帥”專項賽終審決賽浙江場于 11 月 15 日至 17 日舉辦。經過激烈角逐,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混聯式混合動力拖拉機構型設計及控制策略》項目獲國家級一等獎。 2024 年度“揭榜掛帥”專項賽設置高校學生賽道和青年科技人才賽道,共吸引 2.7 萬余人參加,共有 6500 余件參賽作品,最終來自全國 410 余所高校和企業的1950 余件作品入圍終審決賽。賽事啟動以來,學校團委廣泛宣傳、組織發動,共有13 支團隊參與揭榜答題,3 支團隊入圍終審決賽。 “揭榜掛帥”專項賽是自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起設立的特別競賽單元。專項賽以“你來挑,我來戰”為主題,崇尚“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揭榜”,秉承“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競爭協同機制為手段、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思路,聚焦“卡脖子”技術,瞄準社會重大課題及現實問題,以“政企發榜、競爭揭榜、開榜簽約”的方式,通過“征榜 — 發榜 — 競榜 — 評榜 — 奪榜”方式進行,由企事業單位提出需求,組委會面向高校和社會廣發“英雄帖”,高校學生團隊和青年科技人才團隊打擂揭榜。 下一步,校團委將繼續發揮科創育人功能,以“挑戰杯”系列賽事為抓手,深入挖掘項目資源,廣泛宣傳動員,精心培育團隊,通過“以賽促創、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持續激發學子創新創業熱情,引領理工學子勇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在學校高質量發展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 |
![]() |
數字新聞
摘要: 3 名同志獲省“四進”工作辦公室通報表揚 本報訊 (撰稿 高江) 近日,山東省“四進”工作辦公室發布通報,對 2024 年 1 月選派批次中表現突出的“四進”工作隊和個人進行表揚,學校選派的后勤管理處能源與維修服務中心主任張顯、商學院教師張榮博、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師趙雪等 3 名同志獲評“省‘四進’工作表現突出個人”。 派駐期間,在學校黨委關心支持下,張顯、張榮博、趙雪等工作隊員牢記職責使命,聚焦把情況搞真實、把工作抓落實、把作風練扎實目標,圍繞派駐地經濟運行、項目建設、安全生產、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進企業、進項目、進鄉村、進社區,全力當好“信息員”“宣傳員”“服務員”“監督員”,扎實完成各項督導服務任務,用實干實績展現了青島理工大學干部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良的工作作風,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長期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和支持“四進”工作,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四進”工作和干部培養有機結合,選優配強“四進”工作隊員,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學校已分批選派 50 余名干部教師投身“四進”工作,持續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青島理工力量。 2 名師生榮獲 2024 年度寶鋼教育獎 本報訊 (撰稿 劉慧 胡立功) 近日,2024 年度寶鋼教育獎評審結果揭曉,學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馬鴻洋教授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黃澤楠同學榮獲寶鋼優秀學生獎。 根據中國冶金教育學會《關于2024 年寶鋼教育獎推薦工作的通知》(中冶教會〔2024〕16 號)和《寶鋼教育獎評頒實施細則》文件要求,我校于 2024 年 5 月至 9 月組織有關評審工作,經個人申報、學院推薦、學校評審公示等環節,確定寶鋼優秀教師獎候選人 1 名、寶鋼優秀學生獎候選人 1 名提交中國冶金教育學會評審。 寶鋼教育獎由寶鋼教育基金會于 1990 年設立,被公認為是學校高等院校中分布面廣、獎金總額多、榮譽度高、深受師生看重的全國性獎項之一。根據寶鋼教育獎 77 所評審學校和 2 家評審單位的評選和推薦,2024 年度共有 283 名教師、500名學生榮獲本年度寶鋼教育獎。 |
![]() |
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張華偉)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 2024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學校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張華偉教授主持的“有機固廢氣化燃氣中多種污染物深度脫除的海藻基碳材料設計與調控”獲批重點支持項目,資助直接經費 260萬元。 該項目針對有機固廢氣化燃氣中硫、氯、汞等污染物脫除精度低的技術瓶頸,設計海藻酸鹽與結構導向劑為前驅體的負載型碳基高效吸附材料,實現“以廢治污”;探索研究材料微介觀結構與吸附性能的構效關系,揭示多種污染物一體化脫除機理并建立吸附動力學模型,為推動有機固廢氣化燃氣深度凈化的碳材料設計思路和策略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優勢科研力量,圍繞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區域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促進跨區域、跨部門的協同創新,推動我國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