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 級新生開學典禮和開學第一課舉行
摘要: ![]() 供圖 :宣傳部 開學典禮現場 本報訊 ( 撰稿 石路捷) 9 月13 日、14 日,學校 2024 級新生開學典禮分別在黃島校區、臨沂校區隆重舉行。黨委書記楊赟,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學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學院負責同志出席典禮。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建鋒、岳麗宏分別主持兩校區典禮。 典禮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開學典禮現場,學生代表朗誦《砥礪追夢奮進理工》,全體新生佩戴?;铡P;詹粌H象征著“百折不撓、剛毅厚重、勇承重載”的理工精神,更承載了母校和 27 萬校友對 2024 級新生的期待和祝福。 張凱在講話中,向 2024 級新生表示熱烈歡迎和祝賀,并介紹了學校辦學歷史、優勢特色,以及近年來取得的顯著發展成果。 張凱以“勇擔歷史使命,用不懈奮斗書寫精彩青春答卷”為主題,為2024 級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結合學校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新生提出四點希望和要求:一是要立鴻鵠志,涵養高尚品格。要立志做大事、擔大任、成大器,積極發展自己的優勢特長,始終將國家和社會需要作為自己的奮斗方向,將自己不甘心、不認命、不服輸的勁頭用到攻克“卡脖子”技術上,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錨定新目標,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二是下苦功夫,磨礪過硬本領。要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既要“根深”,又要“葉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建立多元知識儲備,為今后職業生涯發展積蓄持久能量。三是在事上練,錘煉鋼鐵意志。要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繼續保持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將“百折不撓、剛毅厚重、勇承重載”的理工精神繼承和發揚下去,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在一次次的摔打中練就一身鋼筋鐵骨。四是要做創新者,勇立時代潮頭。要把握機會,開展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充分挖掘自身創新潛能,積極參加各類學科創新競賽,提升創新能力,將所學知識與應用場景結合起來,勇于探索未知,不斷突破認知邊界,讓青春在創新中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 張凱指出,作為處在最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關鍵歷史時期的新同學,必將大有作為,希望全體新生同學珍惜時光、不負韶華,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昂揚拼搏、銳意進取、奮發向上,肩負起時代賦予你們的責任與使命,用不懈奮斗書寫絢麗的青春答卷! 2011 屆校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山東港口青島港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團委書記、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技術骨干成員、“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青島市“十大新時代最美勞動者”張常江;2013 屆校友、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中咨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山東省和西藏自治區事業部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楊文元代表校友發言,希望學弟學妹們始終牢記“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奮斗目標緊密結合,立大志、明大德,勤學不怠、勇毅創新,努力成為社會的棟梁、母校的驕傲,為母校增光添彩。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劉俊偉;山東省第十一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臨沂校區梁麗萍代表教師發言,寄語同學們要堅持不懈,錘煉“百折不撓”的精神;要志存高遠,砥礪“剛毅厚重”的品質;要腳踏實地,提高“勇承重載”的本領,勇敢追夢,不負韶華,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1 級 8 班劉汗青、臨沂校區機械與電子工程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2021 級 3 班胥瑞康代表在校生發言,分享了在大學校園生活中的成長與感悟,勉勵學弟學妹們在新的新征程上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一道匯入學校發展的浪潮之中,肩負起繼續書寫學校美好未來的光榮使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 2024 級 5班孫百陽、臨沂校區管理工程系會計學專業 2024 級 1 班連雪茹代表新生發言,表示將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以“知行合一”的姿態接過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接力棒,在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業中追求夢想,煥發絢麗光彩。 |
![]() |
學校舉行第40個教師節慶祝大會
摘要: ![]() 供圖 :宣傳部 會場 本報訊 (撰稿 石路捷)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9 月 10日下午,學校在黃島校區主報告廳舉行第40 個教師節慶祝大會。黨委書記楊赟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主持會議,黨委副書記車景華宣讀表彰通報。校領導,各二級黨委(黨總支)書記,各教學院部、職能部門、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優秀教職工代表、學生代表、新教師代表參加慶祝大會。 大會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楊赟、張凱共同為“從教滿 30 年”教師代表頒授紀念盤。與會校領導車景華、李長河、金祖權、陳連軍、陳韶娟、郭建鋒、苗吉軍、夏紅軍共同為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教師代表頒授鮮花。高偉俊院士向學校捐贈“未來才俊”獎學金,車景華代表學校教育基金會接受捐贈,并為高偉俊院士頒發捐贈證書。 楊赟在講話中代表學校向“從教滿 30年”的教師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高偉俊院士捐贈助學表示誠摯的感謝;向在人才支持計劃、教育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工作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新成績新突破、受到表彰的先優集體、先優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全校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楊赟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 75 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提出了“1224”發展戰略,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在學校黨委行政的堅強領導下,我校廣大教師在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績,為學校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學校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必須正視差距,迎難而上,盡快補齊短板弱項,加快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楊赟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青島理工力量。第一,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勇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時代使命。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深刻領悟教育家精神的深刻意蘊、時代內涵,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牢固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二,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優秀教師隊伍。真正做到在“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養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勤修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上下功夫,著力培養出更多有歷史厚度、未來眼光、中華氣派、廣闊視野的時代新人。第三,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譜寫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持續深化學校教育綜合改革,打造學科高質量發展生態新格局,構建以成果轉化為牽引的科研模式,健全激發活力的人事人才體制機制,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研究型人才,切實讓各類人才競相涌現,各展其能,迸發活力,以高質量人才引領和支撐學校高質量發展。 張凱在主持總結時強調,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確定了建設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的新目標,未來五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建設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的關鍵階段。希望全體教師職工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以優秀教育家和先優教師為榜樣,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繼承弘揚教育家精神,不斷涵養高尚師德、提升育人水平,為推進一流大學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 |
學校順利完成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預評估各項工作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李靖)為檢驗學校審核評估自評自建成效,9 月 2日至 13 日,學校開展了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預評估工作。專家組由 7 位校外專家組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華東教授擔任組長并帶隊檢查臨沂校區的工作,青島校區專家組由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陸偉東教授帶隊。 線上階段,專家們審讀了學校《自評報告》及各類案頭材料,調閱了培養方案、試卷、畢業設計(論文)等教學檔案,開展了聽課看課,訪談座談了部分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師、在校生、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代表,全方位、系統化考察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 9 月 12 日上午,學校召開預評估專家入校評估說明會。第一階段的會議由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主持。黨委書記楊赟在致辭中對預評估專家組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對專家組線上評估期間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楊赟表示,學校將珍惜此次預評估機會,全力配合專家組各項工作,虛心接受專家的意見建議,找準學校發展的優勢和短板弱項,為以優異成績通過正式審核評估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階段的會議由專家組組長劉華東主持,劉華東代表專家組就本次預評估工作作出說明。他表示,專家組在預評估期間要準確把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的核心要義,充分尊重學校的辦學歷史及成就,在工作目標上強調“一根本、兩突出、三強化、五個度”;要嚴格遵守評估紀律,認真履行專家職責,確保預評估工作取得實際成效。 張凱作題為《弘揚理工精神,扛牢使命擔當,培養“重品德、厚基礎、強實踐、善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的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情況匯報,從基本情況、工作舉措、未來展望三個方面向專家全面介紹學校辦學特色。 說明會后,專家組以集體考察和自行考察的方式,實地考察了學校辦學條件和教學設施,走訪了教學院部,與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學院部黨政負責人、教師、學生進行座談交流,調閱了部分教學檔案,實現了對學校三校區的全覆蓋。9 月13 日下午,學校召開預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會上,各位專家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圍繞教學資源投入、專業調整優化、課程建設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而精準的改進意見與建議。 楊赟作表態發言。他表示,專家們的點評深刻到位,意見中肯實用,學校將深入學習、認真布置,運用好預評估專家反饋意見和問題清單,建立整改工作清單臺賬,逐條明確責任分工和整改時限要求,扎實推進整改落實,為學校改革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張凱在主持會議時表示,全校上下要充分吸納專家意見建議,深入推進反饋問題整改,要把專家組的意見建議作為加強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新指南,圓滿完成后續正式的審核評估各項工作,扎實推動學校本科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本次預評估工作既是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自評自建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對學校各職能部門、教學院部迎評準備工作的全面檢閱,對學校進一步做好迎評促建后續工作、推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全校師生將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認真消化吸收預評估專家反饋的意見建議,查漏補缺、強化落實、立行立改,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為扎實開展好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
![]() |
學校主要領導一行到臨沂校區調研指導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高珊 孟晴) 9 月14 日,學校黨委書記楊赟,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凱,黨委常委、副校長苗吉軍,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盧新明一行到臨沂校區實地調研并召開座談會,黨委常委、副校長岳麗宏,副校級領導、臨沂校區黨委書記李國華,臨沂校區領導班子成員及學校、臨沂校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楊赟、張凱一行先后走訪調研校區餐廳、圖書館、工程訓練中心、各教學系部及視頻監控室等地。在圖書館與餐廳,楊赟、張凱一行耐心細致地了解大一新生來校感受、生活適應情況,并聽取學生對生活學習環境、菜品口味及價格等方面的評價。在各教學系部,楊赟、張凱一行與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和輔導員親切交談,深入了解臨沂校區管理運行、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教育教學及學生管理服務等情況并提出指導建議和意見。座談會上,學校領導認真聽取臨沂校區關于內部管理運行、學科專業布局、人員隊伍建設等面臨的問題困難和工作建議,同與會人員深入討論交流,提出了意見建議。 楊赟、張凱對校區在人才引進、學生培養、科研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所取得的進步與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一是要準確把握臨沂校區實施戰略轉移所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加強統籌謀劃,明確發展思路,強化校地深度融合,不斷增強校區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新成效。二是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注重投入產出比,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解決為抓手,持續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發展績效。三是堅定一體化發展思路,積極融入和服務學校發展大局,錨定核心發展指標,不斷提高發展的競爭力和貢獻度,加快推動臨沂校區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
![]() |
中共青島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崔坤山一行來校調研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王成程 楊書勝)8 月 30 日下午,校黨委書記楊赟會見來校調研的中共青島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崔坤山一行,向客人介紹了學校改革發展情況,表達了服務地方、合作共贏的良好愿望。校黨委副書記車景華,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人文與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盧新明及合作發展處、人文與外國語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見。 楊赟對崔坤山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市委社會工作部對學校發展給予的關心支持表示誠摯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盛況,強調學校正在深入實施“1224”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理工大學。 車景華主持召開座談會,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情況,表示服務地方發展是高等學校的職責使命,學校將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和人才智力優勢,為青島社會工作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人文與外國語學院院長鞏湘紅介紹了學院的辦學概況、發展特色和未來規劃,副院長楊書勝從社會工作專業發展歷程、師資力量、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了匯報。市委社工部副部長秦紅升介紹了社工部成立的背景、職責職能、發展規劃和工作安排。 崔坤山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青島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特色鮮明、科研亮點頻現,人才優勢突出,是青島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資源和依靠力量。期待雙方以基層治理、“兩企三新”、志愿服務等為方向,完善協作機制,廣泛開展多領域、深層次合作,推動青島社會工作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社會工作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 |
學校獲1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立項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柳佳 王晨) 近日,2024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立項名單公布,全國共立項 255 項,山東省立項 16項,學校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王春鵬教授的課題“設計賦能中國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發展路徑及對策”名列其中。 “設計賦能中國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發展路徑及對策”以設計思維融入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為研究對象,符合國家戰略要求,首次將設計產業和廢棄物資源融合,系統建構設計賦能的流程及方法,實現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升級和優化,能夠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廢棄物循環利用領域科學合理的發展路徑和政策,為擴大設計產業服務范疇提供了新路徑。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是國家社科基金 3 個單列學科項目之一,是我國藝術科學領域高層次、權威性的基金資助項目,其藝術科學研究在國家層面起到了示范引導作用。此項目獲批對設計助力國家生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充分展現了學校藝術學學科良好的發展態勢,對于進一步落實國家文旅融合戰略、提高學校的人文社科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增強藝術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推動作用。 近年來,學校大力施行人文社科發展計劃,加強人文社科建設力度,狠抓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重點的國家級項目培育和申報組織工作,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各學院充分發揮學院主體作用,及時召開項目申報動員會,舉辦系列申報講座,大幅度提升了高水平項目申報的數量和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