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青島理工大學:“禮賢學者”引育工程見成效
             期次:第514期      查看:48   

          青島理工大學近期喜報頻傳,獲得多項省級科學技術獎和重點實驗室。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引進和培育高層次教師隊伍,為提升教育教學和科技創新水平提供有力支撐。許多優秀青年教師加入該校,學校為他們提供廣闊舞臺和全方位扶持。

          本報訊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 項、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9 項,獲批山東省高端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健康環境與低碳能源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 …… 近期,青島理工大學喜報頻傳。

          優異成績是青島理工大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青島理工大學深入推進“禮賢學者”引育工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引、育、用、服”師資力量建設體系,全方位打造人才集聚“雁陣格局”,為提升教育教學和科技創新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高水平教師團隊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關鍵因素。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優質師資引育成效顯著,為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鼻鄭u理工大學校長張凱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形成引才聚才“強磁場”

          今年以來,70 余名優秀青年教師陸續加入青島理工大學,李憲之是其中一員。李憲之在同濟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在眾多就業機會中毫不猶豫選擇了青島理工大學。

          “我就職的土木工程學科,是山東省高峰學科,匯聚了高水平教學團隊、科研團隊以及多個國家及省部級高水平平臺,還擁有最新實驗室及實驗設備。這些資源為我們搭建施展才華、探索未知的廣闊舞臺,讓我們能心無旁騖抓教學、搞科研?!崩顟椫f。

          比李憲之早一年入職的“90 后”青年教師李冉,博士畢業后加入青島理工大學基礎設施耐久性團隊,從事低碳混凝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李冉說,學校在科研經費、團隊建設、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給予她全方位扶持,使她迅速成長。她不僅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獲聘三級教授,還拿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在青島理工大學,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學校人事處處長王雄介紹,最近幾年,學校引進高層次師資隊伍、培養青年教師已成常態。“人才是‘等’不來的。引育人才不僅要拼政策、拼條件,更要拼環境、拼服務,需要學校用心用情去尋去攬,真正架梯子、給舞臺,鼓勵青年教師挑大梁、當主角?!蓖跣壅f。

          近 5 年來,青島理工大學引進優秀青年博士 450 人,引育“四青”人才 16 人、國家及省部級人才 60 余人次,優質師資力量為學校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激活師資建設“能量池”

          近年來,青島理工大學著力引進與培育高層次教師隊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以及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等引育均實現歷史性突破。

          王雄介紹,學校修訂施行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實行差異化人才引進政策,增強優秀教師與學科專業需求的匹配度與融合度。例如,通過修訂《青島理工大學“禮賢學者”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學校暢通教師隊伍引進和培育的橋梁,推動建立重點培育人選庫。學校還修訂施行《青島理工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實施辦法(試行)》,按照“以崗定職、崗變職變”的原則開展自主評聘,實行聘期管理,約定工作職責與考核目標。

          在一系列新機制推動下,青島理工大學的教師評價體系更加多元與開放,為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創造更多機會。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師朱曉陽就是受益者之一。年僅 36 歲的他憑借在科研與教學方面的優異成績,通過綠色通道順利晉升為教授。

          青島理工大學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對一”精準化服務,營造有溫度的教師成長環境。如今,學校師資隊伍不斷壯大,人才質量不斷提高。截至目前,該校擁有專任教師 1791 人,其中包括 958 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以及 130余名國家和省級高層次人才。

          “下一步,學校將聚焦提質增效,持續推進‘禮賢學者’引育工程,實施高端人才倍增計劃和青年人才支持計劃,以卓越教師團隊引領學校向更高水平發展?!鼻鄭u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赟表示。

          (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曹玉潔)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2324次訪問,全刊已有2363118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