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摘要: ![]() 會場 供圖:宣傳部 本報訊 ( 撰稿 東忠方 高江) 為推動全校黨紀學習教育深入開展,近日,學校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深學細悟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認真學習中央、省委和學校黨紀學習教育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示范帶動全校黨紀學習教育扎實深入開展。 本次讀書班采取專題輔導和分組學習研討的方式進行,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夏紅軍同志作黨紀專題輔導報告。校黨委書記楊赟,校黨委常委、校長張凱等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全校中層干部一起聆聽輔導報告,集中觀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并參加分組集中學習研討。 夏紅軍以“學《條例》 守黨紀 強定力 做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合格共產黨員”為題,圍繞學《條例》、守黨紀、強定力這個主題,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與《條例》貫通起來,緊扣黨中央關于黨的紀律建設的總體要求,闡明了學習貫徹《條例》的重大意義,對《條例》內容特別是新修訂部分,聯系高校實際和具體案例進行解讀,并對學習貫徹執行《條例》提出了具體要求,希望大家帶頭做“兩個維護”的“踐行者”、擔當作為的“實干家”、清正廉潔的“干凈人”、學習貫徹《條例》的“領頭雁”。 組織部部長盧新明在主持報告會時要求,一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實黨紀學習教育,黨員、干部要在黨紀學習教育中帶頭學習、作出表率。二是要切實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做到原原本本、扎扎實實逐章逐條學,真正使學習黨紀的過程成為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的過程。三是要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使黨紀學習教育每項任務都成為促進中心工作的有效措施,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讀書班期間,全校中層以上干部分 11 個小組進行集中學習研討,大家原原本本學、逐章逐條學、聯系實際學,沉下心來思、潛下心來悟,在學習中提升黨性修養,在體悟中強化紀律意識。大家一致認為,通過這次讀書班學習,進一步深化了對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對《條例》的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有了更全面、更具體、更深入的理解把握,受到了深刻的紀律教育和黨性錘煉。大家一致表示,將把《條例》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切實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推動黨的紀律建設最新成果入腦入心,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
![]() |
學校召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座談會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曹玉潔) 5 月 14 日,學校召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座談會。黨委書記楊赟出席并講話。副校長苗吉軍出席會議,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同志、思政課教師代表及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處、教務處、人文社科處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議由宣傳部部長錢均主持。 與會人員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學校辦好思政課的指導思想、核心內容、內容支撐、力量根基、發展方式、教師隊伍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凝聚共識和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院長華章琳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院整體情況及思政課建設情況。思政課教師代表史倩、趙筱俠、王鵬分別結合思政課教學、科研、社會實踐等工作實際作了交流發言。一致表示,要切實提高抓好思政課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系統梳理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關于思政課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辦好、講好思政課的有效舉措。 與會各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圍繞思政課建設,結合本職工作,依次作交流研討。他們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協同聯動、形成合力,奮力開創學校思政課建設新氣象新局面。 楊赟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高校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楊赟就緊扣新時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扎實辦好思政課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辦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的極端重要性。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二是深化改革創新,切實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要圍繞學?!半p高”建設與高質量發展,聚焦“大思政課”系統工程,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融合,建設一批有時代感、吸引力強的思政“金課”。三是要抓住關鍵環節,切實推動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高標準、嚴要求,培養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四是注重統籌推進,切實推動思政課建設責任落實。學校黨委將持續強化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壓緊壓實辦好思政課的主體責任。各相關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要進一步總結凝練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成效和經驗,同頻共振、協同聯動,將思政課建設抓好抓細、抓出實效。 |
![]() |
學校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師團隊獲評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好團隊)”稱號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閆旭 高江) 近日,山東省委組織部印發《關于表彰全省“擔當作為好書記(好干部)”“干事創業好班子(好團隊)”的決定》,學校副校長金祖權領銜的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師團隊獲評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好團隊)”稱號。 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師團隊自成立以來,堅持面向國家海洋戰略需求,聚焦海洋工程科技前沿,致力于海洋嚴酷環境混凝土長壽命的原創性理論與技術創新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反應場分子動力學解碼混凝土 CSH 凝膠“基因”,開辟混凝土納觀結構研究領域新方向。 團隊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助推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助推區域發展貢獻力量。團隊合作發表論文 153 篇,承擔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專項等國家級項目 29 項。主 / 參編國家、團體標準 15 部,出版專著 6 部,形成混凝土新材料、監測新技術、提升新方法等專利群,團隊先后獲得 2 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08和 2018 年),并獲得包括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公路協會一等獎在內的多項科技獎勵。指導學生科研立項和國創省創共 71 項,培養的研究生累計 18 人次獲得省優博、優碩和研究生優秀成果獎。 |
![]() |
山東建筑大學黨委書記楊景波一行來校調研座談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石路捷) 5月 8 日上午,山東建筑大學黨委書記楊景波,黨委委員、副校長宋濤,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李建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劉青峰,合作發展辦公室主任陳兆濤等一行 6 人來校調研并座談交流。學校黨委書記楊赟主持座談會,黨委常委、校長張凱,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黨委常委、副校長、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出席座談會,黨政辦公室、合作發展處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楊赟對楊景波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對學校事業發展給予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兩校在長期合作交流中形成了深厚的友誼。希望以此次交流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共識,推進資源共享,堅持合作共贏,深化雙方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辦學治校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兩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張凱向楊景波一行來校調研交流表示誠摯歡迎,對給予學校的支持幫助表示由衷感謝,并介紹了學校校區分布、學科建設等基本情況。他表示,兩校學科相近,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雙方進一步增進交流、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助力兩校實現高質量發展。 楊景波對學校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對學校近年來取得的辦學成就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兩校源遠流長、血脈相通,一直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希望雙方繼續深化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共同推進雙方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
![]() |
審核評估評建工作辦公室召開學院審核評估院長集中匯報會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楊寧) 為進一步統一校院兩級審核評估評建工作思想,深入挖掘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亮點與特色,助力學院自評自建工作問題查擺,按照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要求及學校審核評估工作整體進度安排,5 月 14 日上午,審核評估評建工作辦公室在黃島校區召開教學院部院長集中匯報會。會議由副校長苗吉軍主持,專家組成員,各教學院部黨委書記、院長、黨委副書記、教學副院長、專業負責人,以及評建辦公室工作人員現場參會,臨沂校區相關負責人線上參會。 苗吉軍首先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進展情況做了通報,從自評自建進展情況、指標選定情況、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方面展開詳細總結,并對接下來各教學院部匯報提出具體要求。 各教學院部負責人重點圍繞審核評估評建工作的四個基本原則和“一根本、兩突出、三強化、五個度”工作目標,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和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從學院簡介、學院自評工作開展情況、本科教育教學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特色及創新做法、持續改進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 專家組針對各教學院部的匯報情況及前期自評報告審閱情況,精準“把脈”,科學“開方”,一院一策地幫助學院分析問題短板,挖掘亮點特色,理清匯報思路。 通過本次匯報會,有效地提升了各教學院部對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評建工作重要性、緊迫性、規范性的認識與理解,引導校院兩級同頻共振,同向而行,為開展好自評完善階段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
![]() |
學校召開 2024 年工會委員會擴大會議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劉慧) 5 月 8 日下午,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工會委員會擴大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李長河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岳麗宏,學校工會第七屆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福利委員會全體成員、分會主席、工會財務人員及工會全體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校工會主席董典同簡要總結了工會2023 年工作情況并部署 2024 年重點工作,匯報了工會 2023 年經費收支情況及 2024年經費預算情況。審計處處長、校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李思忠通報了 2023 年度工會經費收支及預算執行審計情況。校工會副主席林玉德匯報了學校 2022 年“愛心一日捐”定向資助金使用情況,通報了2023 年基層分會考核及優秀工會干部和工會積極分子評選情況。 校工會第七屆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福利委員會全體成員、分會主席等參會人員進行了交流發言,為工會及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李長河強調,高校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聯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應切實發揮好職工之家的作用。他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堅持政治引領,推動工會工作與學校發展緊密結合。工會工作要講政治,要把全校教職工的奮斗精神團結引導到學校發展建設上來,共同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二要提升服務效能,增強教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以教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用心用情做實以普惠服務和精準幫扶為重點的服務教職工工作。密切關注教職工的實際需求,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把學校黨政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教職工的心坎兒上。三要加強組織建設,增強基層分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基層分會要切實加強組織建設,把教職工小家建設和利用好,要將分會工作與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結合起來,增強基層分會活力,組織開展豐富多元、教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營造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滿足廣大教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
![]() |
數字新聞
摘要: 1 代表隊獲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 —— 直播電商實戰賽省級特等獎本報訊 (撰稿 要彥美 周凱) 近日,由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組織委員會主辦,青島理工大學 ( 臨沂校區 )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山東賽區終極賽圓滿落幕,我校管理工程學院快樂宇宙隊從全省 40 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獲得省級特等獎,并以省賽第二的成績進入全國賽。比賽中,由造價 221 班要彥美擔任隊長的“快樂宇宙隊”( 成員:伊秀紅、董小雅、崔文杰、段昊宇 ),在周凱和王中帥兩位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下,一路披荊斬棘,最終站上了山東省決賽的舞臺。 管理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與培養。未來,管理工程學院將繼續秉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創,以賽促建”的 5C 人才培養理念,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思維與意識,深化對專業知識和企業運營的全面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1 作品獲第九屆國際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特等獎本報訊 (撰稿 張欽愷 王成 王驪祥) 5 月 12 日,由國際農業和生物系統工程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省部共建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農業工程大學國際聯盟主辦的“天鵝杯”第九屆國際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決賽在石河子大學舉辦。我校學生作品榮獲特等獎 1 項、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3 項、優秀獎 3 項,學校獲大賽“優勝杯”稱號,李玉環教師獲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本屆大賽以“創新賦能農裝,智能引領未來”為主題。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共有 9 個項目從 126 所高校的1203 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其中,李玉環老師指導的《獨立分充式大豆雙排毛刷高速精量排種器》榮獲大賽 A 類特等獎,楊勇老師指導的《輕量化智能大蔥收獲機》,以及曹金鳳老師、王成老師指導的《基于機器視覺的山楂自動化去核一體機》榮獲大賽 A 類一等獎。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立足專業特色和學科特點,以提升“創新意識 + 工程意識 + 團隊意識”為重點,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本次大賽激發了學生熱愛創新、學習創新、投身創新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培養農業工程領域人才,服務國家強農助農方針具有重要意義。 5 作品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山東省賽一等獎本報訊 (撰稿 徐曉東 王成) 5 月 11 日至 13 日,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的第二十一屆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暨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山東賽區決賽在齊魯工業大學舉行。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參賽團隊斬獲一等獎 5 項、二等獎 4 項、三等獎 4 項,張建軍、李玉環、許楨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學校獲“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本屆大賽主題為“機械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自然和諧邁向仿生新高度”。經過現場展覽和專家組評審,我校參賽作品《豌豆專用氣吸式高性能精量播種系統》《神“采”飛揚 —— 打造冬棗采摘機械的先行者》《爭奇“豆”艷 —— 一種多功能智能雙行黑豆播種機》《“蘿捷收割”蘿卜收割機》《自走式小型智能高效播種機》獲得一等獎。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積極探索新時代人才培養模式,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各類高水平學科競賽項目,以大賽為載體,提升科研創新能力。通過本次比賽,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對于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創造活力、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4 學子在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中榮獲佳績本報訊 (撰稿 張英華 吳萬春) 日前,2024年“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全國總決賽結果揭曉。我校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學生獲得個人賽國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團隊賽國賽二等獎1項。本屆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國580所高校、1865支隊伍參賽,比賽覆蓋面廣、參與度高、比賽強度大、難易梯度分布合理,測試隊員在壓力下快速分析與準確求解問題的能力。我校學子胡書杰獲得個人賽國賽一等獎,趙增豪、韋振興和黃從愷獲得國賽三等獎 ;“能和我打一輩子算法競賽嗎”團隊(隊員 :胡書杰、趙增豪、韋振興、魏天意、王政、王維洋、常奧、饒李建、黃從愷和姚淅文,指導教師 :李蘭、吳萬春)贏得“華山論劍”組獲國賽二等獎。 一直以來,學校和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科技創新賽事,秉承“以賽促學、實踐育人”的工作理念,積極推進競賽認定、規范競賽組織與培訓、強化激勵機制建設。學院長期依托網絡協會這一科技社團組建了算法競賽集訓隊,通過模擬競賽、分享經驗,形成了充滿凝聚力、具有很強編程能力的團隊。未來,學院將繼續堅持以工程實踐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斷優化教學模式,為培養更多優秀計算機人才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