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時空穿梭! 2000 名青理師生這樣過五四青年節
             期次:第509期      查看:43   

          本報訊 (撰稿 李曉霞 劉芳兵)“如果你們真的把我忘了,那么我就真的死了。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話劇《以您為鏡》帶領觀眾回到那段覺醒年代,一場“跨時空”微團課,浸潤了活動現場無數師生的心靈。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來臨之際,為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師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 月 28日下午,學校團委開展“展紅色經典,做時代新人”話劇微團課展示活動在黃島校區風雨操場舉行,現場 2000 余名師生共同上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微團課。

          青年師生通過演、誦、唱、講等創新形式,用11 個生動形象的話劇將歷史故事重現舞臺,用青年人自己的方式講述青春力量和中國故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歲月里,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國家的未來奔走呼號。歷史選擇了他們,他們義無反顧!”話劇《夢回 1919》以“夢境”的形式回到 1919 年巴黎和會的現場,回到那個屈辱與熱血并存的時代,濃濃的愛國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昂茫∥倚肌畯妥?32 號’在今天被正式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同學們飽含深情地演繹的話劇《國旗》,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的故事?!拔覈l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帶著它的同名樂曲飛上太空,全世界都聽到了!”話劇《永懷》通過講述“兩彈元勛”郭永懷先生輾轉求學、毅然回國、臨危受命、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和現場師生一起聆聽歷史的回響。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話劇《偉大的選擇》以一場歷史與現代的對話為契機,一次次跨時空的相遇,讓我們見證了袁隆平先生曾許下的“禾下乘涼夢”,看到了張桂梅老師“千解難題三尺案,百般慈愛育萬家”的堅守,深刻領悟了青年學生要堅定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的崇高理想和擔當精神。

          青年師生們在舞臺上綻放光彩,部分學院還結合了學院特點與學生專業特色,創新了話劇表演形式。話劇《我們不會忘記》在傳統話劇形式中融入了快板特色,傳統快板與舞蹈情景劇碰撞,擦出現代與歷史的火花。話劇《風信》用音樂劇的形式生動再現了抗戰時期中國青年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掌聲和喝彩聲交相輝映。

          “扮演郭永懷這一角色讓我深感榮幸,這是我第一次飾演話劇。在舞臺上,我努力將郭永懷先生堅定意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國家科技進步的執著與追求呈現給觀眾。這次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今后我們會時刻銘記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精神,做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參演話劇微團課的青理學子路征感嘆道。

          團委副書記李曉霞表示,同學們沉浸式、接地氣、有溫度的話劇表演,將歷史故事重回現代舞臺,此次話劇微團課是創新文化育人模式的新嘗試。通過轉變思維方式、創新團課形式,將“德育 + 美育”交叉融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國家意識、增進愛國情感,使青年學生知史明志、知責奮進,讓愛國主義精神流淌在青年心中。

          (來源:青島廣電·教育頻道)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1369次訪問,全刊已有2363897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