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第01版:要聞

          深入臨沂校區調查研究 共同推動校區建設發展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陳麗華) 3 月18 日上午,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臨沂校區建設發展專題會議,臨沂校區設視頻分會場。黨委書記王亞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學校黨委副書記、臨沂校區黨委書記李國華主持會議。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黨政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財務處、審計處、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基本建設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后勤管理處、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工會、招投標管理服務中心等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臨沂校區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李國華介紹了臨沂校區建設發展情況、面臨的問題困難和有關工作建議。與會人員圍繞臨沂新校區建設、學科專業布局、人才隊伍建設以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提出工作思路和建議舉措。

          王亞軍在總結講話中,對臨沂校區建設發展特別是加快推進新校區建設方面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對統籌抓好臨沂新校區搬遷啟用、破解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困難、更好推進臨沂校區事業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部門各學院各單位,要深入學習領會把握學校章程、與臨沂市共建臨沂校區戰略框架協議和“十四五”規劃 3 個文件,錨定目標、明確任務、接續奮斗。推動臨沂校區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對臨沂校區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各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領任務、出診斷、給藥方,分解任務、壓實責任、明確時限,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取得實效。

          又訊 3 月 22 日 —23 日,黨委書記王亞軍,黨委副書記李國華,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尹東峰,副校長金祖權,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一行,赴臨沂校區實地調研,與臨沂市領導、相關部門和區政府、建設單位的負責同志會商,共同推動臨沂校區建設發展。臨沂市委常委、副市長,沂河新區黨工委書記茍宏水,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吳廣江,蘭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青島理工大學片區專班指揮長馬鳳印,臨沂市、蘭山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學校黨政辦公室、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基本建設處、后勤管理處、臨沂校區有關同志參加活動。

          22 日下午,學校在臨沂校區行政辦公樓二樓會議室召開臨沂校區工作推進會。與會人員圍繞學科布局、科學研究和新校區建設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建議。會后,各位校領導帶隊,分組深入校區各系實驗室、實訓基地和圖書館等地,通過聽取匯報、與師生交流等方式,實地調研校區資產移交和搬遷計劃等工作準備情況。

          23 日上午,學校與臨沂市政府、市教育局、蘭山區政府、棗園鎮政府及建設單位的領導同志,在臨沂新校區建設指揮部現場召開工作推進協調會。與會人員就全力保障新校區搬遷啟用工作平穩有序推進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提出解決方案,壓實工作責任,確保落實到位。

          臨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茍宏水同志就落實好市委確定的工作部署安排,從保障如期搬遷、堅持高標準建設、加強分區管理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王亞軍對臨沂市委市政府、蘭山區委區政府、蘭山城投、棗園鎮和參建單位的艱辛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學校將全力配合新校區建設、強化規范管理建設,提前謀劃新校區搬遷工作、梳理搬遷工作清單、壓實搬遷工作責任,抓好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地落實。

          王亞軍強調,臨沂校區是學校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發展好臨沂校區事關學校“一體兩翼”辦學空間格局的平衡,關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使命的履行。2024年是學校和臨沂校區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臨沂校區和各相關部門學院單位要認真落實學校黨委行政工作要點要求,承擔起應有責任,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主動擔當、履職盡責、形成合力,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到實處、見行見效,加快推進學校和臨沂校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學校舉行喬冰校友獎助學金捐贈儀式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張鳳嬌 邵先鋒) 3月 15 日,青島理工大學喬冰校友獎助學金捐贈儀式在黃島校區舉行。學校工民建專業 94 級校友、獨牙控股董事長喬冰,董事長秘書張旭含,學校黨委書記、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亞軍,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出席捐贈儀式。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偉主持捐贈儀式。喬冰校友就讀期間老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菁華,黨政辦公室、合作發展處、土木工程學院等相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陳連軍對喬冰校友一行返回母校表示熱烈歡迎,感謝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事業發展,并簡要介紹近年來學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中外合作辦學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他表示,雙方通過強強聯合、深化合作,必將促進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喬冰校友在講話中回顧了自己在母校的求學經歷,表達了對母校和老師們教育培養的感恩之情。他表示,向母校捐贈獎助學金,一是感恩母校在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提供了成長鍛煉平臺,二是感謝老師們在自身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給予的指導幫助,三是勉勵青年學子知恩圖報、樹立遠大理想,以實際行動感恩學校、服務社會、報效國家。他希望獎助學金充分發揮資助和教育意義,引導更多學弟學妹們心無旁騖投入學習,努力成為具有強烈責任擔當的青島理工學子。

          座談交流中,喬冰校友在校時的班主任王菁華,講述了喬冰校友在校期間的成長歷程,肯定了他的責任與擔當,對其在入校 30 周年之際向學校捐贈獎助學金的善舉表示感謝,同時對喬冰校友今后事業發展表達了美好祝愿。

          雙方共同簽署捐贈協議,喬冰校友向學校捐贈獎助學金人民幣 500 萬元,用以資助和獎勵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青島理工學子,助力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陳連軍代表學校接受捐贈,并向喬冰校友頒發捐贈證書。

          王亞軍在總結講話中,代表學校再次歡迎喬冰校友回到母校,對他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母校建設發展表示感謝。王亞軍強調,校友是學校立德樹人成效的實際檢驗,也是學校事業永續發展的根脈,更是學校事業發展的助推劑。學校要持續加強校友會建設和校友工作,積極發揮校友會聯絡校友、凝聚校友、服務校友的積極作用,助推學校與校友融合發展、互促發展,著力打造校友和母校發展共同體。喬冰校友的捐贈飽含深情,學校將依法依規管理好、使用好捐贈資金,并為校友事業發展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持。

          學校召開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陳永亮) 3 月 21 日,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學校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有關工作。黨委書記王亞軍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主持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李長河,黨委常委、組織部長郭建鋒,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研究生院有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張凱總結了學校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總體情況,對考生初試成績及上線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就做好復試錄取工作強調了有關注意事項。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岳麗宏傳達了教育部、省教育考試院復試錄取工作會議精神及有關文件要求,解讀了學校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方案,并對下一步復試錄取具體工作進行了安排。

          領導小組成員圍繞復試錄取有關工作進行了交流討論,均贊同學校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方案,并提出了工作意見建議。

          王亞軍就全面統籌做好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提要求、作強調。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各部門、各學院負責人要強化責任擔當,親自把關、親自協調、親自督查,工作落實到崗、落實到人,切實抓緊抓好抓實各項重點工作。二要嚴格統一要求,務必認真落實。各部門、各學院要嚴格落實上級和學校的統一要求,嚴肅考風考紀,嚴禁自行其是,確保政策透明、規則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三要加強學習培訓,做好應急預案。要制定好復試應急預案,嚴格復試工作人員的選拔和培訓,加強模擬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確??荚嚬ぷ髌椒€實施。四要強化協同配合,做好服務保障。各部門、各學院要密切配合,協同聯動,為研究生招生線上線下復試工作提供全方位技術與服務保障。五要堅持系統思維,提升培養質量。研究生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系統思維,通過組建導師團隊,提高導師隊伍水平,推動學科交叉培養等措施,完善研究生培養體系,有效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向春而行 職通未來”

          摘要:


          供圖:宣傳部    雙選會現場


          本報訊 ( 撰稿 凌妍) 為全面推進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全力保障 2024 屆畢業生盡早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3 月 27 日,學校在體育館舉辦“向春而行 職通未來”青島理工大學 2024 屆畢業生春季雙選會,學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到場指導交流。

          本次雙選會是學校近三年來組織規模和招聘需求最大的線下招聘活動,得到了各地人社部門及企業的鼎力支持,共吸引 360 家企業入校納才,涵蓋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金融證券等多個行業領域,提供崗位 1.3 萬余個,為畢業生送來了海量就業選擇。雙選會現場還設立了“就業賦能”“征兵宣講”專區,為畢業生提供簡歷、面試指導、政策宣講等全方位一站式就業服務。體育館內人聲鼎沸、氣氛熱烈。畢業生們帶著精心準備的簡歷前往展臺獲取企業資料、了解崗位信息。各企業 HR與同學們熱烈交談,耐心解答招聘崗位、晉升空間、工作環境、薪資福利等方面問題?!斑@次雙選會給我們畢業生提供了非常多優質就業機會,而且雙選會現場根據地域、行業等劃分了央國企、政府組團等專區,特別方便我們找到自己的意向單位,為學校點贊!”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張同學說道。

          郭建鋒向前來招賢納士的企業表示熱烈歡迎,對企業長期以來對學校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詳細了解現場招聘情況,認真聽取了企業對如何提高招聘活動實效,提升人才培養市場匹配度等方面的建議。他表示,學校將主動加強與各企業的緊密聯系,校企聯動共同鋪設好人才輸送的快車道。

          2024 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已進入關鍵沖刺期,學校將擂響“奮進鼓”、吹響“沖鋒號”,持續發力開拓更多市場化、社會化就業資源,推動人崗有效對接。同時圍繞急難愁盼,立足學生所想,聚力開展精準指導幫扶,不斷拓寬育人半徑,畫好促就業同心圓。

          王亞軍書記帶隊走訪調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摘要:

          本報訊 ( 撰稿 杜方) 3 月 23 日,黨委書記王亞軍,副校長金祖權,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一行走訪調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黨政辦公室、組織部、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基本建設處、后勤管理處相關同志參加走訪調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王維,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敬濤,黨委委員、副院長林艷斌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王亞軍一行實地考察了學院水利工程微縮景觀、智慧水利實訓中心、數字攝影測量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場所。雙方圍繞學科專業建設、校園規劃建設、科研合作、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

          王維詳細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歷程、辦學特色、專業優勢及取得的成效。希望兩校進一步增進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科研創新、教學改革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探索教育發展的新路徑,共促兩校高質量發展。

          王亞軍在走訪調研時指出,兩校在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保護與利用、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智慧水務等學科專業領域有著諸多合作的基礎,學校將認真履行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兩校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數字新聞

          摘要:

          學校獲批新增5個本科專業

          本報訊 (撰稿 楊瑩 王培寧)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公布 2023 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4〕6 號),我校商務英語、機械電子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五個本科專業成功獲批。

          學校圍繞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統籌規劃學科專業建設,聚焦內涵、凝練特色、整合資源、優化結構,進一步增強專業發展與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打造具有青島理工大學特色的一流本科專業。2023 年度,學校申報新增的 5 個本科專業全部獲批,其中新工科專業 3 個。

          近年來,學校始終緊密結合國家新興產業戰略布局,深度契合省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區域經濟發展動向,不斷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加強專業特色建設。下一步,學校將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協同創新的發展戰略,加強學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以培育卓越創新人才、產出高質量研究成果、支撐行業發展、服務社會進步、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為己任,全面推進學校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不斷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學校在最新全國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排名中位列山東省屬高校第2

          本報訊 (撰稿 李龍) 近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布《2023 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我校在 2023 年度全國競賽榜單(本科,前100)中全國榜獲獎數量 496 項,位居全國 62 位,較去年提升 38 個位次;在第八輪全國競賽總榜單(前 300)中獲獎數量 1191 項,位居全國 75 位,山東省屬高校第 2 名,排名提升 4 個位次,再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創新人才培養的能力和質量,強化創新訓練和創新實踐,著力將優質科研創新資源轉化為高質量育人資源,將科研創新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在師生成長共同體和產教科教創新共同體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學科基礎扎實、眼界開闊、創新能力出眾的高水平創新人才。

          下一步,學校將對照新要求新標準新任務,圍繞高質量發展,增強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各類創新人才,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科研創新、學科競賽活動中去,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肥沃土壤。

          3位學者入選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撰稿 邢元元)3月27日,愛思唯爾(Elsevier)重磅發布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我校機械工程學科李長河教授、土木工程學科張鵬教授和機械工程學科楊敏副教授 3 位學者榜上有名,相比上一年增加 2 人,入選人數位列山東省省屬高校第 6 位,我校學者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發展,鉆研學科發展分析,著力搭建學術研究平臺,聚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提升學者理論研究能力,助力學?!半p高”建設。本次 3 位學者入選榜單彰顯了學校學科影響力不斷增強,高層次人才學術研究水平再上新臺階,學科建設水平取得新成效,將對學校學科影響力持續提升和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能夠精準呈現各機構、高校優勢學科構成及學術影響力,以及在關鍵技術研究和各重點領域的頂尖人才。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上榜共計5801人,來自496所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覆蓋了教育部10個學科領域、84個一級學科,其中機械工程學科入選141人,土木工程學科入選134人。

          2項案例獲批教育部學位中心主題案例立項

          本報訊 (撰稿 尚洋洋)3月25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 2023 年度主題案例立項結果,我校首次申報并獲批兩項主題案例。其中,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孫英杰教授主持的《黃河流域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模式演化:從“衛生填埋”到“焚燒發電”》獲批“區域協調發展”主題立項,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王飛副教授主持的《多學科融合的前沿增材制造案例庫》獲批“大國智造”主題立項。

          本次主題案例征集工作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發起,圍繞“大國智造”“中華傳承”“區域協調發展”“走出去”四個主題展開,共 311 家研究生培養單位推薦申報 1483 個項目,涵蓋 62個專業學位類別。經過“單位審核推薦”“專家分組評議”“案例專家委審核”三級評議審核,對 241 家單位的655 個申報項目進行立項。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教學案例建設工作,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發和應用基于真實情境、符合案例教學要求的高質量教學案例。

          下一步,學校將以本次主題案例立項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教學案例建設,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升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

          第02版:新聞

          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合格自評估圓滿完成

          摘要:

          本報訊(撰稿 王昊)3月23日,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合格自評估會議。西安科技大學鄧軍教授、北京科技大學金龍哲教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陳國明教授、山東科技大學程衛民教授、青島科技大學張峰教授等擔任評議會評估專家。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教授,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岳麗宏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劉長青教授,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忠曉教授、院長郭峰教授、副院長劉杰教授、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帶頭人撒占友教授以及安全工程教研室專業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郭峰主持。

          會上,張凱代表學校致辭,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強調了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點在學校乃至全國安全學科領域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此次評估不僅是對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點的全面檢閱,更是推動學校安全學科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契機,幫助學校進一步提高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實現輸送人才服務社會的長遠目標。

          撒占友從學位點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未來規劃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紹,詳細匯報了學位點的建設情況、教學管理、師資隊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工作。

          評審專家組查閱了相關資料并對學位點的辦學情況開展了實地考察,全面了解了學位點的運行狀況和發展前景。經過評審,評審專家組對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點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學校在安全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強大的科研實力,學位點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專家組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學校進一步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為國家安全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會后,張凱對評審專家組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謝,并表示,將認真聽取并落實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推動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點的建設和發展邁上新臺階。

          本次評估是進一步提升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學校將根據此次評議結果和改進意見,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不斷加強學位點建設,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實施單位獲批

          摘要:

          本報訊(撰稿 王緒虎)3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發布《關于公示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實施單位入選名單的公告》,確定154所院校為首批專項行動計劃入選實施單位,我校以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器人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四個專業為支撐,獲批“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實施單位。

          電子信息產業是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為了著力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解決產業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人事教育司,以及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工業與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支持下,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發布了“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培養電子信息產業高水平技術人才,促進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形成產、學、研、用相互促進、相互協同的人才培養格局,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促進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

          學校將以獲批“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實施單位為契機,以培養集成電路應用與電子系統開發人才為目標,以國產芯片主流技術架構為主要技術支撐,圍繞SoC信創嵌入式、通信系統設計與開發、人工智能系統設計與開發三個重點應用方向,建設多領域應用環境及應用場景,強化學生對國產化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進一步拓展加強對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芯片與系統設計競賽、“大唐杯”全國大學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等學科競賽的賽事保障與支持。

          本次公告同時遴選了包括我校在內的87所本科院校,探索“育訓結合”新模式,開展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設。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將以此次入選建設為契機,積極推動電子信息重點領域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設,切實發揮示范基地的引領作用,為學校培養高質量創新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2921 人次在黃島校區考點參加第 72 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摘要:

          本報訊(撰稿 許孝巖)3月23至24日,第72次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在黃島校區考點舉行。本次考試分4個等級、20個考試類別,共計2921人次考生參加,考點共設4個考場,分為8批次進行。

          學校高度重視此次考試,3月18日召開專題考務部署會,按照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相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青島理工大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組織實施方案》,成立了專項工作組,明確了各職能部門和學院職責分工,對考點的組考工作做了全面細致的部署。3月22日下午,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率隊到各考場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項準備工作落到實處。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作為此次考試的承接單位,對考試工作人員進行了高標準、嚴要求地組織遴選。學院于3月20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本次計算機等級考試組織實施方案,對考務和監考教師進行了考前動員與培訓。

          學??键c嚴格執行組織實施方案,有關職能部門和學院通力合作,在考場準備、電力保障、安全保衛、保密值班、“2+1”安檢和考生引導等環節密切配合,確保流程清晰可控、責任落實到位。系統管理組考前認真檢測服務器、考試機和網絡環境,考前反復進行壓力測試,并制定了詳盡的技術處理預案,確??荚囅到y安全穩定。省、市招考院對學??键c組織和技術準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學校與教學院部簽訂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

          摘要:

          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與教學院部簽訂 2024 年度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      供圖:宣傳部


          本報訊 (撰稿 李揚)3 月 25 日,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實驗室安全工作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主持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及實驗室安全工作委員會委員參加會議。

          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宋玲匯報了學校 2023 年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實驗室安全檢查督查情況以及近期實驗室安全工作情況,針對在實驗室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重點進行了分析。

          陳連軍部署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強調實驗室安全涉及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事關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要求各教學院部及相關部門,一是要全面落實實驗室安全責任制。進一步健全三級聯動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履職盡責”,扎實推進實驗室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確保工作要求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二是完善項目風險評估與管控機制。凡涉及有重要危險源的科研、教學項目,必須進行危險源風險評估,制定安全防控措施,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與設施。三是持續開展實驗室安全督查檢查。聚焦實驗室安全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對不同風險等級的實驗室,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多層次、全方位監督檢查,確保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正常進行。

          會上,陳連軍代表學校與教學院部簽訂了 2024 年度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

          張凱在總結講話中指出,一是要統一思想,樹牢安全紅線意識。各教學院部要高度重視實驗室工作,不斷提升人員安全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樹立安全底線思維,堅決守牢安全紅線。二是要加強實驗室安全培訓準入管理。加強實驗人員安全教育培訓,針對實驗室類別、風險等級和用途進行差異化教育和培訓。嚴格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參與實驗人員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實驗室。三是要完善校院兩級安全檢查巡查機制。各教學院部要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觀念,依法依規建立實驗室安全事故隱患排查、登記、報告、整改等制度,嚴格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要求,實現“閉環管理”。各相關單位要齊心協力,協同做好實驗室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位專家做客“國際交流周 —— 土木專場”活動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魏亞男 馮凌云)近日,為進一步提升師生國際化意識和學校對外開放辦學水平,學校舉辦“國際交流周 —— 土木專場”活動。黨委常委、副校長陳連軍,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謝爾蓋·列昂諾維奇(Sergei Leonovich)教授,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鄭東生(Dongsheng Jeng)教授及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郭亞昆(Yakun Guo)教授,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樂生,院長侯東帥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國際交流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周紅燕主持。

          開幕式上,陳連軍發表致辭,感謝各位外籍專家對學校國際化辦學工作的支持,并指出,近年來學校在國際化師資建設、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為師生搭建了豐富多彩的國際交流平臺。本次國際交流周活動是學校首次組織多位高端外專集中與師生面對面交流,希望參會師生以此為契機,努力開闊國際視野,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

          國際交流周期間,謝爾蓋·列昂諾維奇教授、鄭東生教授及郭亞昆教授分別為師生作了“海外工作與學習指導”專題報告,介紹了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及其他知名海外高校相關情況,分享了自身對海外學習和生活的經驗見解。參會師生與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三位外籍專家悉心解答了學生海外求學方面的問題與困惑,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

          此外,各位專家學者還分別為師生作了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謝爾蓋·列昂諾維奇教授以“Fundamental ExperimentalResearch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Nanomodifi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under Multifactorial Influence”為題,深入探討了多因素影響下納米改性高強混凝土復合結構承載性、耐久性方面的前沿成果。鄭東生教授以“現代海洋巖土創新團隊及科研成果介紹”為題,全方位展示了其科研團隊在海洋工程領域的深厚研究基礎與實力。白俄羅斯 VIEA 咨詢公司合伙人安德烈·列昂諾維奇 (Andrei Leonovich) 以“Smart City Solutions for Belarussian Infrastructure”為題,針對白俄羅斯基礎設施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進行了闡述。郭亞昆教授和德國馬格德堡應用技術大學吉利安·蓋克 (Gilian Gerke) 教授分別以“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avity Current Descending a Slope into a StratifiedAmbient”和“Sustainabili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 Bit More”為題,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獨到見解和最新研究成果。各位專家學者的報告涉及材料、海洋、環境、智慧城市等多個學科領域,現場氣氛熱烈,與會師生積極與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和討論。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座,不僅拓寬了國際學術視野,也激發了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和熱情。

          此次“國際交流周“活動為學校首次舉辦,是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和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具體行動,促進了學校與外籍專家在學術思想、人才培養、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交流,同時提升了師生的國際化意識,為學校日后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基礎。

          把好立德樹人“風向標”,做學生可靠“定盤星”

          摘要:

          學生工作處與各學院簽訂公寓綜合治理暨消防安全責任書             供圖:宣傳部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學生工作處處長、武裝部部長焦紅良和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李俊為孫海英、劉奕等10名2023年輔導員年度人物獲得者頒獎      供圖:宣傳部


          本報訊(撰稿 何珊珊 韓小燕)3月19日上午,學校召開2024年學生工作會議,凝聚共識、明確方向,回顧總結2023年的成績與不足,重點安排2024年的工作計劃。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建鋒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北、黃島校區全體學生工作干部,臨沂校區學生工作干部代表現場參加會議。會議由學生工作處處長、武裝部部長焦紅良主持。

          學生工作處(武裝部)、團委、創新創業學院部門負責同志分別總結梳理了2023年工作成績與不足,重點布置安排2024年工作計劃。學生工作處與各學院簽訂了公寓綜合治理暨消防安全責任書,要求各學院切實抓好學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杜絕學生宿舍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人身、生命和財物安全,維護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秩序。

          會上,郭建鋒、焦紅良和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李俊,為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等5個2023年學生工作先進集體,以及孫海英、劉奕等10名2023年輔導員年度人物獲得者頒獎,號召全體學工干部以受表彰的先進學院和優秀輔導員為榜樣,學精神、學品質、學方法,在本職崗位上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建功立業。

          郭建鋒在講話中回顧總結了2023年學生工作,他代表校黨委、行政肯定了學工隊伍在安全穩定、科創賽事、就業工作、社會實踐以及“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對學工隊伍“實干家”和“行動派”的工作作風給予高度評價。

          郭建鋒強調,2024年是學校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十四五”規劃任務全面落地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也是學校承上啟下、接續奮斗的重要一年。全體學工同志要圍繞學校重心不偏離、推動工作不打折,樹立“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干事理念,順勢而為、真抓實干、創新突破,合力推動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

          郭建鋒指出,做好2024年學生工作,要從“抓重點、克難點、創亮點、做實事、保穩定、促發展”六個方面出發:把好立德樹人“風向標”,抓住思想引領和學風建設兩項重點工作;按住就業工作“推進器”,想方設法攻克就業難題;做好全員育人“粘合劑”,樹立大學工理念構建育人共同體、數字賦能提升學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雙創機制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做學生可靠的“定盤星”,堅持五育并舉、扎實做好心理、資助育人工作;撐起學校安全“保護傘”,強化安全教育,加強日常管理,推動力量下沉,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激發學生工作“內驅力”,切實提升輔導員素質能力,加強理論研究,凝練特色工作品牌,不斷增強育人工作的溫度和深度。

          挺膺擔當建新功,乘勢而上開新局。本次會議明確了2024年學生工作要點,理清了學生工作思路,指明了學生工作要求。展望2024年,在學校黨委、行政的堅強領導下,全體學工干部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校的改革和發展中,開拓創新、拼搏奉獻,推動學校學生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學?!半p高”建設和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作出新的貢獻。

          數字新聞

          摘要:

          1團隊獲2023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優秀團隊”

          本報訊(撰稿 郭純孜)近日,由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牽頭主辦的2023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活動“優秀團隊”名單公布,由管理工程學院精心組織的“鄉村尋路隊”社會實踐團隊憑借出色的表現,脫穎而出,榮獲團中央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優秀團隊”稱號。

          為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動員引導青年學生投身鄉村振興一線,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聯合100個縣開展2023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項目。面向全國高校遴選1000支大學生志愿服務隊,赴100個項目服務縣,圍繞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開展各類服務鄉村振興的志愿服務。在全國1000支團隊里,經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秘書處考核評估,共有100支團隊獲評“優秀團隊”稱號。

          1教師獲第九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成果獎

          本報訊(撰稿 趙紀龍)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成果名單,經組織專家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獎勵委員會審議通過,共評選產生擬獎勵成果1491項。其中:著作論文獎1195項,咨詢服務報告獎76項,普及讀物獎20項,青年成果獎200項。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劉金德副教授的專著《滿洲瓜爾佳氏索爾果家族研究》,榮獲“民族學與文化學”學科類別的青年成果獎,這是我校獲得的第二個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首個青年成果獎。

          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獎項,代表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最高水平,每三年評選一次。

          2教師獲“山東學校優秀思政課教師”“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

          本報訊(撰稿 劉心芝)近日,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度“山東學校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和“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宣傳選樹活動評選結果。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劉金德榮獲“山東學校優秀思政課教師”榮譽稱號,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輔導員花會娟獲評“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

          1代表隊獲第三屆“巖石破壞短臨預報競賽”第三名

          本報訊(撰稿 李致遠 孟凡震)3月23日,在??谂e行的2024年“陳宗基講座”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陽升教授揭曉了第三屆“巖石破壞短臨預報競賽”結果,我校理學院力學系孟凡震教授、2022級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李致遠、蔡其金共同組成的青島理工大學代表隊榮獲比賽第三名。

          巖石破壞短臨預報競賽由趙陽升教授發起,旨在提升巖體系統的巖爆、煤與瓦斯突出、滑坡、地震等重大工程與自然災害預測預報理論、技術水平與防災減災的能力,已成功舉辦三屆,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次競賽共有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中國煤科總院深地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遼寧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及我校1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隊參賽。此前,2023年8月12日競賽研討會上已公布本次競賽新增的“巖石破壞短臨預報競賽——時間預報單項獎”獲獎結果,我校代表隊同樣獲得了該獎項第三名。

          第03版:綜合

          “星輝同行”大中小學生志愿服務聯合項目啟動

          摘要:


          本報訊(撰稿 李登超 戰汶欣 于洋)春意盎然正當時,志愿服務暖人心。在校團委的悉心指導下,在西海岸新區教育局、民政局、紅十字會及“博愛青島·志愿服務公益引導基金”的大力支持下,3月23日,學?!叭张L和公益協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社會福利中心,組織開展“星輝同行——西海岸新區大中小學志愿服務聯盟”啟動儀式。來自青島西海岸中學、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及學校30余名學生志愿者,組成志愿服務聯盟,開展第一次聯合服務項目,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與溫暖。

          啟動儀式上,項目負責人、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教師劉世穎介紹活動的重要意義及深刻內涵。她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跨年齡層的學生志愿服務聯合行動,階梯式傳遞志愿服務精神,加強不同年齡段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為福利院老人和其他弱勢群體提供實際幫助和有效支持。

          隨后,三所學校教師及學生代表上臺接受錦旗。紅色錦旗上的燙金大字,象征著志愿者們攜手同行,共同為社會福利事業貢獻力量的火熱之情。學生代表張德純帶領全場志愿者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彰顯出志愿者們投身公益、無私奉獻的堅定信念與決心。

          在志愿服務環節,各志愿者小分隊成員們各顯身手,運用活潑多樣的方式向老人們傳遞關愛與溫暖。陪老人下象棋、唱紅歌、做手指操、聊天散步、話家?!J真盡職的態度與無微不至的關懷,受到福利院工作人員的充分肯定與好評。臨別之際,志愿者向老人們贈送精美禮品并合影留念。禮物雖小,情卻深厚,飽含著師生們對老人們的深切祝福與美好祝愿。

          開展“星輝同行——大中小學生志愿服務聯合項目”,不僅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深切感受志愿服務的價值與深意,更有效促進了不同年齡層志愿者之間的相互學習成長。通過進學校、進社區、進福利機構、進鄉村等形式,極大地拓寬了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的途徑,為“一老一小一困”等不同群體提供多樣化、持續化、規范化的志愿服務,向社會展示出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陽光的正面形象,引領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到志愿服務事業中。

          學?!叭张L和公益協會”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現已成為西海岸新區志愿服務的新名片。接下來,校團委將進一步組織、引導好院校各級青年志愿者團體,踐行青春使命,服務奉獻社會,組織化、規范化、常態化地參與青少年成長、鄉村振興、扶貧助老等志愿服務活動,實現實踐育人與服務社會的良性互動,共同推動社會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校醫院開展“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系列宣傳活動

          摘要:

          本報訊(撰稿 崔曉建)為增強廣大師生的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積極構建健康校園,在第29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之際,校醫院以“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為主題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向廣大師生普及結核病知識,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

          3月20日,校醫院副院長崔曉建深入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開展公共衛生安全講座,結合實際案例,圍繞“結核病的概述”“結核病的危害”“結核病的防治”等方面,為師生詳細地講解了結核病的危害、可疑癥狀、預防和治療、校園結核病疫情形勢和國家防控政策等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師生對結核病防治的認知。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今后將積極行動起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共同為終結結核流行貢獻自己的力量。

          3月24日,校醫院聯合團委紅十字會志愿者在校園餐廳和學生宿舍區域發放宣傳冊頁,并通過線上有獎答題等形式積極宣傳結核病防治相關知識,多樣有趣的活動形式和充實豐富的科普內容吸引了眾多同學前來參與,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認可。

          此次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師生了解了結核病防治知識,進一步增強了“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營造了學校結核病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校醫院將以此為契機,持續開展此類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體師生預防結核病意識,建立結核病預防工作的長效機制,遏制結核病傳播蔓延,創建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

          藝術與設計學院赴陜西西安開展訪企拓崗及調研交流活動

          摘要:


          本報訊 (撰稿 袁俊霞)3 月 13 日至 15日,藝術與設計學院赴陜西西安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活動,與陜西文投絲路西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建就業創業實踐基地,赴那斐家居有限公司參觀交流,拓展校企聯合育人平臺。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佐君,就業輔導員袁俊霞參加活動。

          在陜西文投絲路西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司相關人員與學院教師座談交流。蒲健彤對學院教師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她介紹了企業發展現狀、主營業務、企業文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情況,希望雙方能夠在人才招聘、實習實訓、項目合作等方面加深合作,共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助推企業發展再創輝煌,促進校企育人成果再創新高。徐佐君從師資力量、學生規模、學科布局、科研特色等方面介紹 了學院的詳細情況,希望雙方在實習就業方面加深合作,在科研合作方面加強交流,企業結合發展難題出題,學院結合企業需求解題,解決實際困難,打造校企合作品牌特色。

          雙方共同簽訂了青島理工大學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合作意向書。

          在那斐家居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冷鋒,設計總工嚴若華、陳興安參加座談交流。冷鋒對學院教師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企業發展現狀、成長歷程、企業文化、人才發展、業務領域以及社會責任等情況。徐佐君從學院發展現狀、學生規模、專業設置、學科布局、科研特色、師資力量、就業實習等方面介紹了學院的詳細情況,希望雙方以此次座談為契機,加強交流合作,深化產學研融合,構建校企聯合育人共同體。在公司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學院教師參觀了公司車間。

          3 月 15 日,徐佐君與院長助理匡富春帶領師生團隊赴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開展調研交流。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姜亦文、副院長劉瑩、副院長馬嵐參加調研座談。

          劉瑩對徐佐君一行來訪調研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學院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作了介紹。她希望進一步深化合作,發揮各自學科優勢與辦學特色,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馬嵐介紹了學院科研工作情況,并對藝術基金申報、科研競賽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姜亦文分享了黨團工作、學生管理、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的寶貴經驗。

          徐佐君對學院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并介紹了藝術與設計學院的辦學背景、培養特色、研究方向、學科發展等方面的情況,希望未來能夠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進行更深入地合作,共同推動設計類專業與學科的發展。

          會后,徐佐君一行實地調研了學院插畫設計課程作品展、CMF 實驗室、藝術與科技實驗室、設計系研究生實踐創新基地等辦學空間。

          本次訪企拓崗活動是學院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重要舉措,旨在進一步開拓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不斷拓寬校企交流與合作平臺。下一步,學院將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就業平臺,整合就業資源,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全員抓就業全員促就業”的氛圍,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和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圖書館舉辦“閱讀發現新質生產力”活動

          摘要:

          本報訊(撰稿 孫豐秋)3月27日下午,圖書館舉辦“閱讀發現新質生產力”活動,近80名學生到場參與。

          在“閱讀發現新質生產力——書海尋寶”搜書比賽中,圖書館通過發布新質生產力書單,引導同學們了解圖書分類方法,積極運用多種檢索工具,快速定位所需書籍。尋寶趣味活動,既培養了同學們檢索使用圖書資源的能力,又幫助同學們提高了對新質生產力的認識。

          在“閱讀發現新質生產力”講座中,商學院王雙英教授擔任主講,副館長甘露露主持講座。王雙英教授以大學生學習發展規劃與成長成才的視角,從時代“躺平”困局作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具體實踐”等問題,勉勵同學們關注時代需求,助力知識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夏宏飛、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姚錫岳、土木工程學院張文昊三位同學結合自身專業與生活背景談理解、談感悟。他們表示,本次講座使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質生產力內涵,以后要更加系統地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貢獻力量。

          圖書館館長樂國林表示,希望同學們積極利用圖書館寶貴資源,系統、扎實地學習知識,做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過硬的新時代理工學子。

          “閱讀發現新質生產力”活動是圖書館書香育人年和書香思政品牌建設的系列活動之一,圖書館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未來將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書香育人活動,助力學生全面發展與素質提升。

          管理工程學院舉辦“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

          摘要:

          本報訊(撰稿 宋曉峰 王俞蘋)三月春風暖人心,“益”路同行育花香。為迎接第42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到來,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理性消費意識,切實保障師生合法權益,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進消費的新舉措,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消費生態環境,管理工程學院組織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

          3月14日,學院學生會權益部成員走進蘭東社區,通過消費者權益知識宣講、現場咨詢以及宣傳資料派發等形式,向社區居民宣傳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消費者維權的相關知識。志愿者們為大家講解了“3·15知識密碼”、進行維權的正確順序及消費者應保留的證據等內容,帶領大家回顧生活中遇到的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網上假直播帶貨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以及這些行為為我們帶來的種種困擾,并運用所學知識耐心回答了社區居民提出的問題。此次宣講活動不僅讓居民們了解了有關消費者權益維護的知識,還讓他們學習到一些“避坑”知識,提高了居民識別應對風險危害的能力水平。

          為積極宣傳2024年“激發消費活力”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普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條文及知識,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健康的消費觀念,3月14日,學院開展“和諧消費促發展,維權意識進校園”知識講座。講座圍繞維權案例普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知識,深入淺出地講解消費與維權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和諧消費,樹立維權意識。工程管理專業223班田宇同學表示:“消費維權意識應當必不可少,我們要掌握基本的維權知識,樹立法律維權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益,為樹立優良的社會風氣作出貢獻?!?/p>

          3月14日晚,由學院研究生會舉辦“誠信護航3·15消費者權益日”知識競賽活動。本次比賽試題題型多樣、內容豐富,以搶答方式進行,在競爭的同時不斷學習和反思,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同學們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最終角逐出一、二、三等獎。本次“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競賽活動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鼓勵同學們靈活運用法律知識,以合法的途徑解決消費侵權問題,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更提高了大家的法律素養與消費維權意識,對于倡導大學生健康理性消費、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3月15日,學院舉辦“維護消費權益,共鑄消費和諧”的百人條幅簽名活動?;顒又?,老師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地在條幅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活動現場還就消費安全方面的問題進行宣傳和交流,宣傳了線上消費防范電信詐騙的口訣,以及購物辨假、防假、識假技巧,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提高防假、維權意識。本次活動的舉辦,旨在讓同學們能夠留心關注身邊有關消費安全方面的問題,樹立正確消費觀和消費維權意識,同時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科學理性消費和維權能力,樹立消費維權的意識,做消費的主人。

          權益維權進校園,守護誠信共成長。本次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通過社區宣講、知識講座、知識競賽和條幅簽名等多種方式向廣大青年大學生消費者集中宣傳消費權益維護知識。學院將以此次系列活動為契機,創新普法宣傳載體,豐富普法宣傳形式,堅持權益維護365天不斷線,讓消費維權教育真正走進校園,守護青年學生消費安全。

          商學院:“云游招聘會”創新就業新模式

          摘要:


          本報訊 “老師,我拿到海容商用冷鏈公司的offer啦!感謝學院的黨員學雷鋒先鋒崗幫忙投遞簡歷,讓我可以云游招聘會,有機會線上拿offer!”商學院2024屆畢業生秦福悅興奮地跟輔導員姜忠泰老師說。

          正值春季校園招聘季黃金期,商學院了解到目前有接近一半的畢業生正處在校外實習階段,既有參加招聘會的需求,也面臨著難以趕回學校參加招聘會的實際困難,為了幫助畢業生更好地就業,3月21日,商學院開設就業直播間,輔導員老師和學生黨員擔任“主播”,提供企業介紹、現場咨詢等服務,帶領未在校的畢業生“云游招聘會”。直播間吸引了多家企業參與,提供超1000個就業崗位,300余名畢業生通過直播間求職。在直播間,畢業生可以通過和主播的互動來了解感興趣的企業,直接在直播間點擊報名,也可以委托學院的黨員雷鋒先鋒崗代為投遞簡歷,還可以通過學院微信公眾號報名心儀的崗位,甚至還可以借助直播窗口,與招聘會現場的企業HR進行簡單互動。企業招聘代表也可以通過直播窗口為畢業生解答疑惑。

          “您好,我來替學姐投遞一下簡歷,她的特點是專業成績好,勤奮努力,大學期間榮獲很多項獎學金,委托我來投貴公司的審計助理崗?!鄙虒W院黨員雷鋒小隊成員李慧琳在直播間里接到了學姐的委托,在各個展位上向企業HR進行詳細介紹。“太感謝主播了!讓我在校外也能參加學校的雙選會。”“主播,我是國際商務專業的畢業生,想詳細了解一下外貿企業?!敝辈ラg氣氛熱烈,后臺相繼收到近200個應聘訴求,解決了學生因在外實習無法參加學院招聘會的難題?!白鳛檎衅阜?,商學院‘云游招聘會’的方式非常新穎,為我們擴大了應聘人員范圍,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可以更好地雙向選擇。”華為慧通的HR丁玲為商學院的招聘會點贊。據統計,此次招聘會共提供崗位1000余個,現場收到學生簡歷共1675份,云端投遞簡歷200余份,學生收到461份面試通知,其中有13人通過“云游招聘會”獲得了企業錄用通知。

          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慧表示,下一步,商學院將繼續探索“互聯網+就業”新模式,搶抓就業黃金期和關鍵點,積極開拓就業市場做好精準就業推薦和幫扶,不斷提升學生就業服務針對性、精準性,持續為畢業生提供更便利、更時效、更匹配的就業信息和指導服務,助力求職觸“屏”可及。

          (來源: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

          第04版:副刊

          青島理工大學 2023 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風采展(一)

          摘要: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山東省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山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23年獎學金評審和材料報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組織開展了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工作,共評選出王文濤等5名博士研究生,胡金虎等45名碩士研究生為我校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候選人。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讓我們一起領略2023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的風采吧!

          王文濤(導師:張鵬)

          土木工程學院

          王文濤,男,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2021年曾獲“山東省優秀畢業生”“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等榮譽。博士在讀期間,已發表SCI檢索論文5篇(均為SCI檢索JCR1區),已授權專利8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3項、PCT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榮獲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獎、“表現突出”博士一年級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二等獎學金等。積極參與各項競賽活動,曾帶領團隊榮獲山東省土木水利領域創新實踐大賽二等獎、“建行杯”第九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院級二等獎等。2023年6月獲得學?!半p高”經費及中美合作辦學經費資助,到德國萊比錫應用技術大學訪學交流180天。

          王曉銘(導師:李長河)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王曉銘,男,中共黨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綜合測評成績第一。曾榮獲青島理工大學“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研究生一等獎學金”,中國電信獎學金·天翼“飛young”獎等。博士研究生期間,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縱向科研項目,榮獲第十五屆“挑戰杯”中國銀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東方紅”杯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優勝獎;“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第四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第十四屆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特等獎;山東省優秀學位論文等。所主創的科技創新項目曾受到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我愛發明”“實驗現場”欄目專題報道。在《Tribology International》《機械工程學報》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錄用學術論文5篇,其中3篇SCI論文均被評為ESI高被引論文。相關技術創新成果授權國外發明專利6項,登記軟件著作權1項。在2022年中國(國際)光整加工技術及表面工程學術會議(ICSFT2022)中,以“織構排布對連續切削微量潤滑浸潤性能的影響研究”為題進行學術報告。

          時成龍(導師:張紀剛)

          土木工程學院

          時成龍,男,中共黨員,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獲得研究生一年級一等獎學金、博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等。榮獲“喜迎校慶科研未來”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二等獎、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優秀成果二等獎、青島理工大學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Structures》等國際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授權國內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4項,授權和申請國際發明專利2項,授權PCT專利1項。

          欒亞男(導師:劉長青)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欒亞男,女,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2022年暑期成立“澄澈之心”碩博實踐團,依附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前往榮成市進行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幫扶,協助國家級示范工程落地,助力“廁所革命”,該事跡被團中央、大眾網、中國水務等多家媒體報道宣傳,在2023年團隊被表彰為山東省優秀社會實踐團隊。發表SCI論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中科院一區論文4篇。以第一發明人(導師一作)申請專利共計6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相關科研成果獲得山東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2項。于2022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CSC)公派留學資格,作為聯合培養博士前往挪威生命科學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挪威生命科學大學聯合培養博士)。

          積極參加科技競賽,榮獲校級研究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1項;學校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入駐項目1項;2023年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第十八屆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全國一等獎;第十七屆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省級三等獎;北控水務中國“互聯網+”生態環境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優秀獎;第十三屆“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校級三等獎;山東省研究生黃河流域生態環保與高質量發展學術論文一等獎等,國家級、省級獎項共計10余項。

          程嘉雯(導師:馬繼平)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程嘉雯,女,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讀博期間,曾擔任青島理工大學人大代表工作站站長、班級團支書,始終致力于社會服務;受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培訓交流活動,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和諧生態;參加山東省人大新聞組的聯合采訪座談,架起黨和政府聯系我校師生的橋梁紐帶。

          積極投身科研工作,公開發表中英文論文14篇,其中5篇發表于環境、分析化色譜及光譜領域頂級期刊,累計影響因子高于60;取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受理1項;并在第十七屆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論壇和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上作學術報告。在讀期間榮獲山東省優秀畢業生、青島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青島理工大學博士一年級學業獎學金、青島理工大學高水平成果特等獎、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成果二等獎、青島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及青島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干部等多個榮譽稱號。同時積極響應“體育強國”的號召,連續兩年為環境學院取得?;@球聯賽季軍,且帶領青島理工大學女子籃球隊勇奪山東省大學生運動會女子籃球冠軍,實現了我校在籃球競技歷史中零的突破。

          程嘉雯讀博期間始終秉持著“不畏強手、爭取一流、超越自我、成就夢想”的時代精神,為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貢獻新力量。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2004次訪問,全刊已有2363148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