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撰稿 楊寧)12月11日,學校在黃島校區召開山東省高水平大學、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和本科專業建設狀態監測工作布置會。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李長河主持,相關職能部門、有關學院負責人參加會議。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馬鴻洋匯報高水平大學、高水平學科和本科專業狀態監測的具體工作要求,對監測指標的主要內容、監測指標信息數據采集工作分工進行了說明。各監測指標數據填報責任部門負責人圍繞指標考核要點、各指標數據的關聯性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李長河強調,山東省高水平大學、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和本科專業建設狀態監測工作是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各項指標監測點是學校今后開展各項工作的重點關注內容。李長河針對“雙高”和本科專業狀態監測數據填報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了解數據采集的重要性,狀態數據以量化的形式系統地呈現學校的發展態勢,是省教育廳監測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教育廳將以狀態監測數據作為評價各學校、學科、專業綜合監測結果或排名的依據,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本項工作對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二是要注重數據填報的質量,部分監測指標涵蓋近5年數據,時間緊、填報數據量大,各有關責任部門負責人要高度重視數據的采集,按照分工,認真組織落實,準確把握好工作完成時間節點,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嚴格審核,確保采集數據全面、真實、準確、合規。三是要深入研究政策的導向,各責任部門要做好填報工作的總結,認真研究指標監測導向,著力于改進學校發展中的不足,統籌考慮省屬本科高校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指標和數據采集要求,不斷完善學校二級單位考核指標體系,確保不同的考核體系同向而行,共同發力,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為及時準確了解全省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以及本科專業建設狀態和水平,深入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教育廳于2022年12月份出臺《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狀態監測指標體系(試行)》《山東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狀態監測指標體系(試行)》《山東省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建設狀態監測指標體系(試行)》,高水平大學建設狀態監測指標體系共有6個監測項目,14個監測要素,39項監測點,其中6個監測項目包含基礎條件、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與合作;高水平學科建設狀態監測指標體系共有6個監測項目,16個監測要素,27項監測點,其中6個監測項目包含學科基礎、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本科專業建設狀態監測指標體系共有4個監測項目,11個監測要素,25項監測點,其中4個監測項目包含學科支撐、專業條件、教學工作和招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