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思政課走新研究“上天”
          —— 校友劉志強重返母校,以親歷者身份講述探月工程技術攻關經歷
             期次:第519期      查看:11   

          劉志強在青島理工大學為學弟學妹們講了一堂科技思政課,分享了參與國家重大工程的心得和經驗。學生們表示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爭當科技自強自立的排頭兵,投身科技創新。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將繼續完善校友協同育人機制,為人才培養質量打開新路徑。

          本報訊 “我 2006 年參加工作,前 10 年干的是載人航天相關工作,后來 8 年干的探月工程,很幸運能夠一直參與國家航天重大工程?!苯?,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校友劉志強重返母校,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從國家長遠規劃、航天與探月歷程、歷次重大工程的突破、技術攻關過程等方面,為學弟學妹們講了一堂“干貨”滿滿的科技思政課。

          “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非??唷⒎浅@?,必須要有犧牲精神和奮斗精神。”據劉志強介紹,從神舟系列到嫦娥 6 號成功發射,每一次任務都伴隨著長時間出差、海量數據采集分析、短期緊急攻關等,因為地球與太空環境、月球環境存在引力等方面的差異,在軌實際工況,在地面不可能百分百模擬到位,需要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和扎實的基本功才能解決任務中遇到的各種突發問題。劉志強表示,遇到問題就解決,不能因為難度大就不去爭取,要有敢于擔當的胸懷和創新、探索的精神。

          “以前真不知道要完成一次航天任務需要攻克這么多的難關,需要這么多科技工作者夜以繼日地研究和試驗?!睂W校通信專業學生王俊一說,“以后,我一定更加關注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學習、科研和工作中?!?

          劉志強還分享了自己如何扛住重大壓力,投入到神舟飛船任務的電源設計工作中,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理論知識向航天工程實踐的跨越。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見證者、重要參與者,他自豪地說,能夠將個人的夢想融入到國家的夢想當中,并為之拼搏奮斗,“是我們最大的幸福。”他希望學弟學妹珍惜當下、不負韶華,鼓勵大家保持好奇、勇敢探索,朝著夢想努力前進,追逐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講座結束后,青島理工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向劉志強頒發了校外輔導員聘書。“非常榮幸成為了學院的第二名校外輔導員,希望我從事的工作和個人成長經歷能夠激勵學弟學妹們學好專業知識,引領大家成長成才?!眲⒅緩娬f道。

          “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專業和國家重大工程如此接近,今天的講座更堅定了我爭當科技自強自立的排頭兵、投身科技創新的信念。我一定學好專業知識,與時代同頻共振,將自己的夢想融入偉大祖國的發展中。” 獲得 2024 年藍橋杯大賽電子類比賽國家一等獎,已被保送到中國石油大學攻讀研究生的電氣 211 班學生陳國豪說道。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慧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堂生動的科技思政課,也是一次務實的職業規劃課,更是學院發揮校友資源、創新思政育人模式的生動實踐,必將激勵同學們刻苦學習、增長本領、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誓言,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熱情、青春的創造為新時代航 天強國建設貢獻力量。下一步,學院將繼續完善校友協同育人機制,打造“學院 — 校友”育人共同體,為拓展學院育人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打開新路徑,助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來源:觀海新聞 / 青島早報 記者 鐘尚蕾通訊員 王云霞)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3538次訪問,全刊已有2358062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