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 id="be93d"></sub>
    2. <wbr id="be93d"></wbr>
        <nav id="be93d"></nav><form id="be93d"></form>

          《青島理工大學報》  
          上一期    下一期
          學校與魯教集團舉行共建國際暑校簽約儀式
             期次:第515期      查看:22   

          學校與魯教集團簽訂共建國際暑校協議,共同嘗試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該項目是一種國際課程建設、學分互認和交流合作的創新形式,將提升學校雙語課程建設水平、教師外語授課能力和豐富課程資源。

          本報訊 (撰稿 張立偉 魏德生)9 月 19 日,學校與魯教教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國際暑校協議簽訂儀式在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室舉行。魯教集團董事長吳立義、總監劉聰聰、行政部張嬡,黨委常委、副校長苗吉軍,教務處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

          苗吉軍在致辭中表示,前期雙方就共建國際暑期學校協議內容進行了深入反復交流,希望簽約后盡快開展務實合作,加強國際暑校實施過程評估、跟蹤和督查,確保合作項目落實落地,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對外開放水平、國際化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苗吉軍、吳立義分別代表校企雙方簽訂了《青島理工大學魯教集團共建國際暑校協議》。

          吳立義簡要介紹了國際暑校建設的背景、意義、形式、內容、課程建設計劃目標,并針對下一步具體工作進行了交流。

          國際暑期學校(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簡稱 ISS)起源于美國,旨在利用大學暑假期間閑置的教學資源,為不同大學的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大學生活體驗和國際化的教育環境。這種教學模式是由美國哈佛大學首創,至今已有 140 多年的歷史。ISS 項目在多年的發展中逐漸成為高校學生利用假期進行深造的一個重要形式,很多高校允許學生在寒暑假期間跨校修讀課程,并將所獲學分轉回本校。ISS 已經成為一種既靈活又高效的學習方式。

          此次共建國際暑校是我校國際課程建設、學分互認、國際合作交流等的首次創新嘗試,也是落實山東省教育廳提出的“要創新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要全面整合調度全省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資源,建立共享共用機制,不斷提升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持續實施來魯留學質量提升工程,做強‘留學中國,學在山東’品牌”要求的有力響應。學校將以國際暑校建設為契機,提高雙語課程建設水平,提升教師外語授課能力與溝通能力,豐富課程資源,吸引國際學生和校內學生選修暑校課程,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逐漸建立起全球校友網絡,爭取更多社會資源和支持。

          青島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1105次訪問,全刊已有2357805次訪問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