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撰稿 徐衛曉 王小倩 趙士林)3月5日,在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和第46個植樹節來臨之際,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團委組織全體青馬學員開展了以“踐行雷鋒精神,做時代追‘鋒’人”為主題的團課,引導同學們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彰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學院青馬學員以此次主題團課學習為契機,鏈接專業資源,積極投身社區實踐,開展了公益植樹、凈灘行動等系列活動,涵蓋環保知識普及、勞動實踐教育、公共環境維護等多個領域,構建起發揮專業優勢服務社區基層治理的聯動體系。
大手拉小手,“植”此青綠。挖坑、扶苗、培土、踩實、修水盤、澆水、覆土……社區工作人員為大家講解了植樹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要領后,學院青馬學員與來自山里社區北莊小學的20個小朋友結對,大手拉小手,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馬勞動實踐課。大家一起種植愛心樹苗,學習環保知識,感受傳統文化,增強了“植綠、護綠、愛綠、興綠”的生態文明意識。經過2個多小時的揮汗奮戰,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讓一棵棵樹苗迎風挺立,為春回大地增添了一抹綠色,為未來播下了希望的種子。青馬學員高欣然同學表示,此次活動在孩子們心里種下一顆綠色的種子,讓綠色環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播撒綠色、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行動中來,為環保綠化添磚加瓦,進一步踐行了雷鋒精神。
弘揚文明新風,種下希望。青馬學員利用現場提供的廢棄塑料瓶、紙殼、包裝袋或樹葉等可以用來創作的廢棄物,以作畫或手工藝品的形式進行藝術創作,在充分利用廢棄資源的同時,提高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提升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同時,依托支付寶螞蟻森林,青馬學員集體合種人外青馬公益林,每位青馬學員可以親身參與到植樹造林的公益事業中來,用自己的一點點能量助力希望之樹的種植。青馬學員孫浩宇同學表示,廢物再利用、公益種樹可以讓更多的同學加入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來,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以實際的行動為地球的綠色生態貢獻一份力量。
共筑碧海藍天,保護環境。3月9日,學院青馬學員聯合南島社區開展“保護海洋生態,守護蔚藍之光”石雀灘凈灘行動。青馬學員化身“凈灘衛士”,沿著石雀灘對周邊環境進行“拉網式”大清掃。大家手拎垃圾袋和夾子,認真地撿拾清掃沙灘上的塑料袋、空飲料瓶、衛生紙等垃圾。一個個“紅馬甲”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志愿者們不僅清理了沙灘沿岸垃圾,還向來往游客傳播了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海洋保護的重要性,號召大家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注意保護海洋環境。青馬學員王小倩同學表示,本次凈灘行動不僅凈化了石雀灘海灘衛生,守護一方蔚藍,也讓青年學子能夠真正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來,增強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提升環保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身體力行做生態文明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守護者,為青島海洋環境治理貢獻青春力量。
春“鋒”十里,正“植”有你。下一步,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將繼續打造多維平臺,持續推進特色勞動實踐課的開展,與更多社區進行深度合作,開展更多融合學院特色與社區風格的品牌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了解社會、深入基層、傳承文化、投身實踐,充分利用實踐平臺發揮專業優勢,創新社區基層治理形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