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 撰稿 熊傳勝 陳成軍)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于公布 2023 年度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立項建設結果的通知》,青島理工大學“濱海低碳混凝土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本次全國共有清華大學等 62 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建設期自 2024 年至2026 年。
“濱海低碳混凝土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以青島理工大學為牽頭單位,聯合倫敦大學學院、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等相關領域國外優勢高校共同組建。聯合實驗室面向“海洋強國”與“雙碳”戰略,立足海洋科技領域國際前沿,聚焦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科技創新重大需求,借助國際優勢資源,緊密圍繞“混凝土耐久性設計與提升”“先進混凝土材料研制”“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應用”“濱海工程防護與修復”基礎理論、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應用等開展國際聯合研究。聯合實驗室將緊密圍繞“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建設目標,聯合國際高校協同創新,持續提升科技服務與國際交流能力,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等方面提質增效,制定詳細建設目標,推動我國海洋環境混凝土科學技術及相關學科群的跨越式發展。聯合實驗室設中方和外方主任各 1 名,中方主任由我校副校長金祖權教授擔任,外方主任由倫敦大學學院白云教授擔任。
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是教育部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推出的重要戰略計劃,自 2014 年起實施,是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建立教學科研合作平臺、聯合推進高水平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聯合實驗室的主要建設目標,一是支撐形成一流學科,引領新興、交叉發展方向,學科實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二是承擔國際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務,持續產出國際學術界公認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原始創新成果,學術影響力進入國際一流。三是匯聚國際一流創新人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杰出創新能力的科學家,領軍人才水平達到世界一流。四是充分利用國際化人才培養手段,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能力,人才培養質量達到國際一流。五是執行國際化運行機制、人才評聘、學術評價和支撐服務,實驗室管理水平達到國際一流。